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2016年2—11月,对珠江河口区某景观水体轮虫群落的演替特征进行了逐月调查,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同时探究了群落演替与典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轮虫23种,隶属于6科15属。主要优势种为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和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在时间尺度上,轮虫密度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密度在107.2~3 637.5 ind/L之间变化,在3、6、9月出现密度高峰,2月最低;空间尺度上,不同位点轮虫密度在1 412.8~2 800.3 ind/L之间变化,景观水体(S2、S3、S4和S5)轮虫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引河S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轮虫密度与温度、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盐度无显著相关性(r=-0.360,p0.05)。E/O、Q值(Q=B/T)和污染指示种评价均得出该景观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需加强后期的调控与维护。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速搅拌、超声作用、高速搅拌及添加剥离助剂方式进行不同组合后对高纯钠基蒙脱石进行剥离研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仪(XRF)分析样品的物相及化学组分;采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样品表观形貌及颗粒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优于低速搅拌作用;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有利于蒙脱石的剥离;试验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5%的高纯钠基蒙脱石矿浆经30 min超声作用后低速搅拌30 min,接着高速搅拌30 min后所得产物的剥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问题,考虑植物浮床来摆脱或减少基质的使用,通过构建铁膜与非铁膜型香蒲浮床系统,取广州市河涌水进行2个月实验处理,分析了两种湿地植物系统对污水中COD、NH+4-N、TP、TN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无基质的植物浮床系统的净化能力良好,根表附着铁膜后可以提高浮床系统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考虑工程应用成本,铁膜诱导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掌静脉认证技术的实名制火车票检票系统.利用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和二维条码技术,通过采集旅客的手掌静脉图像、提取静脉网络特征,将特征信息存储于火车票的二维条码中.在实现火车票实名制功能的基础上,保障了旅客的信息安全.系统在TI公司的AM3517嵌入式平台基础上实现,实验测试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往的地质勘查工作因收集信息的缓慢和分析数据结果的误差可能性增大对测绘工作带来的问题已得到了基本解决,并且有效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简要阐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和测绘工作的概念,针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部分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未来发展前景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类水滑石、膨润土均为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黏土材料,其中类水滑石具有良好的阴离子交换特性,而膨润土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特性。近年来这两类材料在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主要概述了类水滑石和膨润土的结构与性质,并着重介绍了类水滑石、膨润土及其改性材料在含重金属离子(如Pb2+、Cd2+、Zn2+、Cu2+及HAsO42-、Cr2O72-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类水滑石焙烧产物对水中HAsO42-、Cr2O72-等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以层间离子交换为主;类水滑石经过有机或无机改性处理后对重金属阳离子(如Pb2+、Cd2+、Zn2+、Cu2+等)同样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很可能同时存在表面络合作用、沉淀作用、同晶替代、静电吸引及物理吸附等。通常而言,经活化改性、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或无机-有机复合改性的膨润土较天然膨润土具有更为优良的吸附性能,吸附作用为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化学键或表面络合等。然而大多类水滑石或膨润土经改性处理后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不利于吸附剂的循环利用,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环保的类水滑石或膨润土单一或复合吸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冰冰  李典宝 《水资源保护》2017,33(S1):113-116
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对磷的有效吸收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分析了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形成的因素及其对湿地植物磷吸收的影响,认为根表铁膜对湿地植物磷吸收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磷浓度、铁膜的厚度等因素。在明确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对磷的吸收机理后,建议采用人工方法调节外部条件控制铁膜的形成,促进湿地植物对磷的吸收转化,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水下微生态系统构建及水体净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试验条件下,选用水生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长叶九冠(Echinodorus uruguayensis)和水生动物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组合构建稳定的水下微生态系统,探讨不同水生植物配置模式下各系统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水生植物在中度营养底泥和劣Ⅴ类水体中正常生长且成活率达到100%,水生动植物组合系统稳定后以营养盐为主的水质指标值有所下降;净化效果最好的是3号系统(以苦草为主),各处理组系统对水体DO和p H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对氮素营养(TN、NH_4~+-N、NO_3~--N、NO_2~--N)和TP表现出较强的去除能力(p0.05),试验最终3号系统对TN去除率达78.29%,对TP的去除率达到92.63%;和对TP的去除一样,整个试验过程中系统对COD_(Cr)去除率一直是3号2号1号0号系统,3号系统对COD_(Cr)的最终去除率为82.03%。综上,以水生植物为主导,与水生动物形成组合且采用不同的配置模式构成稳定水生态系统符合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理念,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