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北京西郊南水北调受水区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拟和流场趋势预测,为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首先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将模型概化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供水前,地下水位持续小幅下降;南水北调供水后,地下水储存量增加了4.2×10^8m3,地下水位平均上升幅度为6.24m。其中,在研究区北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地下水上升幅度最大,一般为8—10m,在研究区南部上升幅度较小,一般为3~4.5m。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下水已成为北京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参照水利部编发的<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的要求进行了北京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将北京市划分为3种地下水一级功能区和7种地下水二级功能区,共62个二级分区.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为北京市地下水环境改善提供了水源条件。本文针对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南水北调后北京市水资源形势,提出了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和相应保障措施,预测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防治地下水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的基础.概括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及不断完善的过程,对现有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特别是城镇居民供水水源地水位严重下降的现状,从北京市气候变化、水资源状况、供用水量、供用水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遏制地下水持续下降、涵养地下水水源的对策与措施,为北京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范围已呈现从城区向郊区延伸、从浅层向深层扩散的趋势.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评价研究表明,垃圾填埋堆放场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内存在被浸泡可能的27个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在垃圾填埋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水、土、垃圾样...  相似文献   
7.
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地面沉降方面研究的调查,概述了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地面沉降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GPS、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InSAR)。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用于模拟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数学模型,按照水流模型和土体变形模型将地面沉降模型分为三种类型,即由水流模型获得含水层的水头变化,再由水头变化计算土体变形的两步模型;仅考虑垂直方向的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部分耦合模型;考虑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土体变形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完全耦合模型。对于地面沉降作用过程的研究,介绍了地面沉降与水流的耦合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最后对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26处非正规垃圾场地区地下水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DRASTIC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地下水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地下水埋深、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类型、包气带介质类型、氯离子、总硬度和硝酸盐等7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计算出北京市南水北调受水区26处非正规垃圾场地区地下水安全性评价综合评分值,并划分了各垃圾场地区的地下水安全性等级:5个一级区安全性较高,15个二级区次之,6个三级区地下水安全性最低。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海淀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海淀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重要构筑物情况,确定地下水管理水位上、下限划定的原则,建立地下水水质演化趋势与地下水位关系,给出海淀区不同区域的地下水管理水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预案,为海淀区推行"三条红线"的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