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概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污废水进入河道,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规律及治理措施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与完善。本文根据有毒物质(主要指重金属、有机与无机化学物质、放射性核素)的性质和河流水力条件,将水体与河床中有毒化学物质与固形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及转移途径概化为图1的形式,提出描述河流吸附有毒物质的模型及其分析解。模  相似文献   
2.
人、资源、环境已成为现代人瞩目的三大问题。常言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是这样吗?曾几何时,人们欢呼水利工程改造了自然,造福了人类,于是工程越建越大,越建越多,继而欢呼低落,窃窃的议论渐渐高亢为愤怒的呼喊,水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孰是孰非?最好还是平心静气地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3.
定点定面关系反映的是固定边界内各站点不同历时的年最大降雨量,与同一起讫时间内面雨量之间的折算系数。通过计算出该折算系数,可以间接的根据点暴雨资料推求流域或者区域内的面雨量,进而推求设计洪水。本文选择黄山市作为分析范围,分为3个流域研究定点定面折算系数,为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MIKE建立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典型年2007年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通过建立一、二维模型,将淮河干流河道与行洪区进行耦合连接,进而对100 a一遇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模拟,建立行洪区不同启用条件下的水位—流量关系,从而对调整规划实施后行洪区启用条件进行合理性分析及优化,为行蓄洪区的调度运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遭遇100 a一遇洪水时,规划条件下花园湖行洪区按照临淮关水位达到20.60 m时启用,并且以进、退洪闸同时开启的闸门调度方式运用,行洪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防洪影响评价和桥梁安全角度对桥梁墩台的一般冲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防洪评价计算中束窄河床冲刷的概念.利用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对束窄河床冲刷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冲刷影响系数β来描述桥梁墩台束窄河床对河道冲刷的影响程度,以冲刷影响深度Hβ来描述其对河道冲刷深度的影响,对防洪影响评价中稳定河床一般冲刷计算进行了补充完善.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对4个桥梁工程进行了冲刷计算与相关评价,认为提出的束窄河床冲刷影响系数β和冲刷影响深度Hβ可对现行防洪评价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构建内陆核电厂选址阶段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思路,从水资源配置与管理要求、取水水源条件、低放射性废液排放受纳水域水文条件、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约束条件指标体系可作为内陆核电厂厂址选择的约束条件,可为选址阶段解决内陆核电建设与运行可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对核电安全建设问题高度重视,加强核电水资源管理的安全性不仅是核电安全高效管理的要求,也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的要求。在已开展的核电水资源论证工作和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核电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完善核电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为开展核电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分质水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沙颍河为研究区域,在现有水质监测站网和监测频次的基础上,结合水量变化过程分析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分质水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以研究区域的水质、水量和污染源资料建立水质模型(Mike11-WQ),用模拟的水质过程与实测水量结合评价分质水资源量;对比逐日水质资料与不同监测频次(每月1次和每旬1次)的实测水质资料,分析分质水量评价的精度与可行性;通过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比较,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主要指森林、农业、草原、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变化对水循环中各个系统所产生的作用。虽然这些影响作用常常是间接性的,但所引起的变化是持续、长期的。主要是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状况,使原来的产汇流条件及蒸散发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循环的各个要素。森林是构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主体,森林具有良好的持蓄水能力,由于林区内有着较厚的落叶腐殖质覆盖层,树林根系发育,促进土壤入渗率增大,起着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基流的调节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