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确定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传统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大都有是采用确定性模型进行的。而实际上,在其计算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计算结果的精度,而“不确定性”与“风险”是紧密相联系的。为此,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例,在详细介绍了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风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确定进行了风险分析,所采用的风险分析方法为蒙特卡罗方法,其中的随机数产生采用混合同余法。经风险分析所得结果较传统的水文地质学方法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在今后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更加合理地、可靠地确定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与地下水开采有关决策的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的改进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广泛采用的DRASTIC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地下水脆弱性定义为模糊概念,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确定各评判因子的权重时,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引入该模型,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使得权重的分配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济宁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为例,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测试。通过与普通DRASTIC模型评价的结果比较表明,基于熵权的改进DRASTIC模型能更真实客观的反映地下水脆弱性。 相似文献
3.
4.
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随机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水文地质参数的随机性出发,以滦河某拟建水源地为例,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参数随机模拟的数值模型,并求得模型的随机解,计算出模型的水位均值流场和水位标准差分布.结果表明:在模拟非均质含水层二维流动问题中,充分考虑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的随机特性的蒙特卡罗法预测结果可靠,比确定性方法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5.
湖区地层垂向渗透系数概率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确定某湖区湖水与地下水的交换水量,根据湖底地层渗透系数的野外现场测定值,用适线法和蒙特卡罗法对研究区地层垂向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渗透系数试验测定值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与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相比较,湖底地层垂向渗透系数概率分布较接近对数正态分布;渗透系数超过测定均值的概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测管特性对湖底地层渗透系数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定量计算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水体渗漏量,在用竖管测定法现场测得29个测点的湖底地层渗透系数值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测管的直径和长度,深入分析了测管特性对渗透系数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测管的直径和长度对渗透系数的测定值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地下水可开采量可靠性分析的模糊-随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模糊概率和截集λ的概念的基础上,将模糊信息引入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的风险分析中,建立了模糊-随机风险估算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模糊风险率。应用实例表明:对应于不同的截集λ,得出的模糊风险率均为一个过渡区间,较经典概率统计中确定的系统"安全"或"不安全"之间的截然划分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信息;另外,因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地下水系统中客观存在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减小了地下水水源地开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考虑水文地质参数不确定性的地下水补给量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考虑各水文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下水补给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浅层侧向补给和深层侧向补给三部分.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中,运用水文统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相应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年降水量,从而得到不同水平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然后考虑水文地质参数的不同分布概型,计算了两种不同分布慨型下的地下水补给量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按传统方法的计算,平水年时补给量为14 286×104m3/年,但此补给量的可靠度在两个方案中均不足50%.最后对参数的变异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数的变异系数越大,计算得到的补给量的离散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非均质性是含水介质的固有特性之一,对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地球浅层地质演变具有积极的贡献,因此是评价复杂地下水系统时所面临困难的最根本原因。通过SWMM模型对水文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对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尺寸、含水介质空隙度和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对系统出口处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的影响均较小,但管道尺寸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含水介质空隙度对地下水水位的增长和消落过程有一定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则是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率和其能达到的最大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模拟结果证实,利用SWMM模型模拟管道-裂隙含水系统的水文过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