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和造成经济社会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及时发现干旱并准确预报旱情发展动态,对抗旱减灾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国内外遥感技术总体发展态势基础上,从干旱监测的遥感数据源开始,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干旱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以及发展状况,包括土壤含水量的遥感反演法、热惯量法、冠层温度法、植被指数法、微波遥感法等。提出了加强我国干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干旱遥感监测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2.
西南岩溶地下水开发与干旱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发生在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大干旱,基本上分布在喀斯特岩溶区,在旱季降水和地表水储蓄严重缺乏背景下,岩溶地下水几乎成为山区居民生活、生产的唯一来源。讨论西南岩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状况、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西南大旱所暴露出的本地区工程性缺水这一严峻现实,提出应站在实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与恢复生态环境的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强岩溶地下水利用的建议,尤其是应考虑建立岩溶地下水备用水源地及其应急供水保障系统,以应对特大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的伊犁河下游生态耗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遥感资料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并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手段提取土地利用分类信息,以计算生态耗水。对伊犁河流域下游生态耗水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地面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计算了流域下游的现状生态耗水及农业灌溉耗水。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农业耗水量呈上升趋势,下游人工生态耗水及农业灌溉耗水所占比例过大。表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是造成下游生态劣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路京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6(3):224-230
从9个方面对遥感中心成立近30年来的主要创新性科研工作及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首先对中心所走过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并以水旱灾害监测为主线,尤其突出了防洪遥感应用,最后提出了对水利遥感学科今后发展的一点粗浅认识。希望借助此文,能使读者对我国遥感技术的水利应用状况、所做出的贡献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治理黑河修复额济纳绿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流域为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域,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保护河西走廊、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近年来,不断减少的黑河下泄水量导致河道断流时间显著延长、湖泊湿地消失、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且矿化度提高、植被萎缩、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快等,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为此,国家制定了上下游之间的分水方案,并已连续三年实施跨省际的人工调水,抢救额济纳绿洲。同时,为期三年的应急治理工程正在实施,旨在通过中游地区大规模的灌区节水改造和下游地区的绿洲保护等综合工程修复额济纳绿洲。笔者在对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现状、黑河分水方案以及三年应急治理工程介绍基础上。就目前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牧还林还草、围封胡杨林和转移围封区内的人畜成为抢救和保护额济纳绿洲的必然要求。生态移民是一次全新的实践 ,是实现从传统上的自由放牧到舍饲、半舍饲畜牧生产方式以及从分散到相对集中居住的一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植被指数作为反映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示因子,在遥感监测大范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演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植被指数产品,采用变化矢量分析法,对比分析了甘肃省民勤绿洲2000年与2009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程度在正向提高,CVA变差最大达到1.9,绿洲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遥感反演是大尺度土壤水分监测的有效手段,但地面验证一直是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瓶颈。针对地面土壤水分测量,频域反射仪(FDR)和宇宙射线中子法(CRS)在土壤水分测量中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选取不同像元尺度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结果,包括30 m分辨率Landsat土壤水分反演、1 km分辨率MODIS土壤水分反演和SMAP卫星3 km分辨率和9 km分辨率土壤水分反演产品,利用CRS和FDR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对不同像元尺度土壤水分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RS在30 m分辨率、1 km分辨率、3 km分辨率和9 km分辨率土壤水分反演结果中精度均较FDR方法高,其中1 km分辨率中CRS反演值的均方根误差小于3 km分辨率和9 km分辨率的误差。CRS测量方法对小降水事件较敏感,会带来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所建立的沟灌入渗数学模型分析了矩形灌水沟入渗条件下浸水边界上入渗通量分布及累计入渗量变化的规律。经分析发现,具有稳定入渗项的考氏入渗式和Philip入渗式均可以很好地拟合沟灌条件下的累计入渗量变化规律,而不带稳定入渗项的考氏入渗式拟合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湿周条件下累计入渗量变化曲线的拟合,提出了三种能反映湿周变化的经验入渗式,给出并分析了其中两个入渗式中的系数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0.
植被指数作为反映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示因子,在遥感监测大范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演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植被指数产品,采用变化矢量分析法,对比分析了甘肃省民勤绿洲2000年与2009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程度在正向提高,CVA变差最大达到1.9,绿洲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