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淤泥质海岸的黏性泥沙淤积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许多火电厂和核电厂取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广东台山电厂为例,研究淤泥质海岸的半封闭型港池和航道的黏性泥沙淤积问题。基于理论和物理过程探讨了电厂半封闭型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并提出了一种电厂半封闭型港池的淤积计算方法,尤其是分情况考虑了不同的电厂取水流量对港池淤积计算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台山电厂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淤泥质海岸的电厂港池和航道一般以逐年淤积为主;不同的电厂取排水流量对港池淤积影响较大,而对航道则几乎没有影响;港池的淤积强度和淤积量随着电厂取排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递增趋势。结果在定性上反应了这类淤泥质海岸电厂港池和航道的泥沙淤积规律,文中的计算方法也能为类似淤泥质海岸工程应用中的黏性泥沙淤积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河流能量损失的角度入手,采用理论研究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黄河下游河道(花园口-利津)河流能量损失与河道冲淤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流一般能量损失(如机械能损失、动能损失、势能损失)和动量损失与黄河下游河道年冲淤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河流有用功损失、推移功损失与河道年冲淤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但河流悬浮功损失与黄河下游河道年冲淤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维持黄河下游河道(花园口-利津)冲淤平衡的能量损失临界条件是水文年内河流悬浮功损失0.75亿J.当悬浮功损失大于此临界值,下游河道将发生淤积;小于此临界值,下游河道将发生冲刷.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在假定河底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的比值与垂线平均含沙量的函数关系式基础上,给出了简化的河床变形方程,该方程符合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新的河床变形方程的探讨,发现一般意义上的恢复饱和系数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参数,而不再是河底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的比值,可以取远小于1的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马来西亚沐胶电厂的冷却取水安全,需要研究解决蓄水池的泥沙淤积、清淤频率、冷却水的泥沙含量和粒径,以及引水通道过流能力等一系列泥沙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基于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对蓄水池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淤积量、淤积沿程分布、冷却水的含沙量和泥沙粒径,对蓄水池清淤频率提出了建议。针对电厂冷却蓄水池引水通道Bedengan河道的过水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以展宽为主和以挖深为主的两种改造方案,给出了改造后的Bedengan河道的断面形态、底标高、底宽等设计参数。研究成果解决了沐胶电厂的工程泥沙问题,对保障电厂运行和冷却用水安全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首次提出了水流泥沙运动水深平均及其力矩方程的概念 ,并从理论上推导出这套方程组。提出水流泥沙运动力矩方程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在不增加空间维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恢复水流泥沙因子沿水深分布信息 ,克服目前普遍使用的水深平均方程过多地忽略沿水深分布信息的缺点 ;二是增强模型的模拟能力。针对这两个目的是否能真正得到体现 ,分别从理论和实验室资料两个方面对新推导的力矩方程进行了全面的检验。理论验证结果表明 ,一维的力矩方程除了能模拟水深平均的流速和含沙量 ,还能够较好地模拟水流泥沙因子沿水深分布信息 ,这充分说明了一维力矩方程的二维特性。为了检验力矩方程的模拟能力 ,特别选取了一些极端的水流泥沙运动实验 ,如清水冲刷、点源加沙和深槽回淤等。模拟结果表明 ,力矩方程对于这些极端的水沙运动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