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MODIS - NDVI 数据,辅以线性回归法与分段线性回归法,并借助ArcGIS 软件,对辽宁 省2000—2014 年植被覆盖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1) 时间上,辽宁省植被NDVI 在年 际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增大趋势,2005 年出现突变,多年平均NDVI 值为0. 496; 春季、夏季、秋季 以及植被生长季NDVI 突变年份分别为2006 年、2005 年、2009 年和2004 年,秋季波动变化的突变点 明显滞后; 植被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为夏季,且集中于8 月。( 2) 空间上,辽宁省植被覆盖具有明显的 地域性差异,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 辽宁省植被覆盖优良区与辽东山地的界限基本吻 合,植被覆盖贫乏区主要集中在朝阳市和阜新市的东北部地区。( 3) 辽宁省植被覆盖程度呈山地阴坡 高于阳坡的形态,并且植被覆盖程度最好的坡向为北偏西方向。( 4) 2000—2014 年辽宁省植被覆盖度 整体以维持现状和轻微改善为主,保持不变的区域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辽阳市与沈阳市一带有轻微退 化现象,辽西北地区改善情况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玉米水分生产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2005- 2017 年辽宁省 14 个地级市玉米种植数据、灌溉用水量及气象数据等资料,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 从不同地区、不同降水年型( 枯、平、丰) 角度出发, 分析不同玉米水分生产率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在时间尺度上, 全省玉米灌溉水分生产率多年平均值为 11 63 kg / m3 , 玉米水分生产率总体每 10 a 以 01 04 kg/ m3 的速率波动上升; 在空间尺度上, 全省玉米灌溉水分生产率均值呈现出西北 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 玉米水分生产率在枯水年( 2006) 和平水年( 2007) 总体均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 而丰水年 ( 2012) 则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玉米单产量是影响各水分生产率指标最显著的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辽宁省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压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近54年旱涝特征分析及其对大气环流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凤  路洁  曹永强 《水利学报》2020,51(12):1514-1524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区域旱涝时空演变及成因对实现抗旱减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基点,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旱涝量化指标,运用滑动平均、小波变换、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对辽宁省近54年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太阳黑子和遥相关指数,运用交叉小波方法探讨旱涝特征对各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辽宁省SPEI指数存在29a的主周期和5a、9a次周期,且近54年以0.143/10a的速率向湿润化发展;(2)空间模态上,受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影响,第一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的湿润化趋势,东西反向差异为第二模态,反映了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对SPEI指数的影响;(3)成因上,受太阳活动影响在太阳黑子数极值年份易发生旱涝灾害,两序列在时频上存在8~12a周期,表现为显著的反相位共振关系;SPEI与ENSO、NAO指数呈负相关,与PDO和AO指数呈正相关,且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共振周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苯酚-硫酸法从15个不同地区藏灵菇样品中筛选出3个高产胞外多糖样品(K4、K7、K12)。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K4、K7、K12高产胞外多糖的条件为:接种量K4为9%、K7和K12为7%;发酵时间K12为12 h、K4和K7为18 h;发酵温度均为37℃;脱脂乳浓度均为11%。藏灵菇K4、K12分别与商业发酵剂搭配制备发酵乳,结果表明,K12发酵乳的凝乳时间最短(4.52 h),胞外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分别保持在50 mg/L左右和8.20 log cfu/m L以上,且具有较高的持水力和黏度。   相似文献   
5.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的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4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特性及应用进行研究。利用脱脂乳进行培养,以发酵时间、风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的p H、滴定酸度、持水力、粘度变化为指标,研究单菌株的发酵性能。进一步对较优发酵性能菌株复配,考察不同接种比例时酸奶的酸度、粘度、风味、感官等指标,研究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和嗜热链球菌St.GST-6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通过对此两株菌进一步复配,最终确定当保加利亚乳杆菌(Lb.YNF-5):嗜热链球菌(St.GST-6)配比为1∶1时,酸奶产品品质最佳,发酵时间为5.8 h,粘度为7186.47 m Pa·s,感官评价得分为76分。本研究综合表明,菌株Lb.YNF-5和St.GST-6具有开发优良酸奶发酵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存在的不足 ,给出一新的分类法。首先利用基于MATLAB6 .1编程的 6种改进的BP算法分别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选出一种最佳方法 ,然后利用该方法进行训练和检验 ,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2)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3)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以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供水量、需水量、土地面积及人口数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参照我国水资源分析中的多种指标择取方式,从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大连市2000—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并通过基础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对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用水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能够反映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大部分信息,因此作为主因子来进行权重的计算。通过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计算,2000—2013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等级为1~2级,说明大连市在这14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较高水平,水资源的供给量基本上满足该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发展需求。为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预测评价结果为2级,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大连市已经逐渐实现维持水资源稳定开发的战略目标,大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得到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权、水价和水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水资源价值的确定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得以量化和水资源配置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必要条件。在分析水权、水价和水市场几个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价值模型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河道污染物的分布模拟是一个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问题,研究用于求解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近似解析解的新方法。方法 将神经网络和数理方程相结合,用三层前向神经网络逼近河道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结果与结论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对流扩散方程的近似解析解,从而验证了河道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的神经网络解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