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水利工程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具体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发展重点任务和推进农田水利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农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黄腐酸、改性的丙烯酸2种抗蒸腾剂对叶片气孔行为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量的黄腐酸和改性的丙烯酸可以大幅度降低温室盆栽栀子花气孔蒸腾速率,气孔开度降低12.83%~78.38%,日耗水量降低(0.1~4.6)mm,黄腐酸对叶片气孔行为的调控是直接作用于叶片喷施部位,对ABA内源激素水平的间接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喷施改性的丙烯酸各处理不如黄腐酸处理差异显著,也未出现气孔的非均匀关闭现象。喷施低浓度黄腐酸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作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喷施1∶300(药剂∶水)是较为适宜的浓度;喷施改性的丙烯酸也可以在不显著降低光合速率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栀子花叶片尺度水分利用效率,1∶10(药剂∶水)是较为适宜的喷施浓度;2种抗蒸腾剂的持效性为(15~18)d。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的驱动因子之一,但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因此解析植被动态对干旱的响应模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东北地区1982—2012年NDVI和不同时间尺度SPI/SPEI数据,分析植被绿度年际波动对气象干旱时间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在东北地区,与森林相比,草地和农田对干旱更为敏感;(2)植被绿度变化对长期干旱的响应更明显,但空间差异很大;(3)植被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段通常为6—7月,草地在9月份受干旱的影响也很明显。年降水量是东北地区植被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森林干旱脆弱性与年降水量呈非线性关系,降水量700 mm的地区森林干旱脆弱性最高,各植被类型干旱脆弱性均随海拔升高而加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规划以及抗旱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流域重点治理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改善。本文建立了用水总量控制及流域治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量化指标评分值和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全面反映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及治理的实施情况,便于以结构化和定量化的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可为加强流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流域治理提供依据和支撑。综合评估结果显示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的绝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基本完成,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建设及流域治理总体成功。  相似文献   
5.
基于欧洲空间局气候变化项目土地覆被产品(ESA-CCI-LC)的柴达木盆地2000、2005、2010、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计算其时空变化的转移矩阵和转移方向,提出土地开发利用等级指数。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占比为51.6%和44.9%,水域、耕地和林地占比依次减小,居民用地占比最小;研究期内耕地、草地和居民用地持续增加,未利用地持续减少,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相互转化程度最高,且主要发生在盆地西南部和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土地开发利用综合指数持续增加,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向开发利用等级高的方向转化但变幅不大;盆地土地利用总体稳定、局部转化剧烈。本研究可为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悬移质泥沙输移扩散方程适用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移质泥沙的输移扩散是泥沙运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之一,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对其运动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理论下扩散方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Rouse扩散方程及其修正式仅适用于泥沙浓度较低、颗粒惯性小至可忽略的条件;两相流理论下的扩散方程由于未考虑颗粒惯性效应,同样只适用于浓度较低、颗粒较小的条件;近期Snehasis Kundul和Koeli Ghoshal基于漂移速度建立的扩散方程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惯性等因素对悬移质分布的影响,使其适用范围相应变大,但在确定泥沙扩散系数上仍然采用的是经验公式,应用上会受到实验资料的限制。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扩散模型包括基于PDF方程的扩散方程和弥散方程。两个模型中,除了重力沉降和紊流扩散作用外,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紊动、颗粒惯性等影响因素,其在浓度较高、颗粒惯性较大时仍适用,具有普适性。尤其是弥散方程,能够反映颗粒浓度、颗粒紊动、颗粒碰撞等不同机制对泥沙悬浮的影响,全面阐释了悬移质泥沙扩散背后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Mann-Kendall法,对黄河中游皇甫川流域的降水、平均气温和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序列突变情况进行了检验,并运用水文敏感性分析和降水—径流相关关系分析两种方法探究了皇甫川流域径流锐减的原因。1985—2006年,皇甫川流域的气候暖旱化趋势显著。其中,年降水系列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远远超过了α=0.05的显著性水平。年径流量也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显著性水平α=0.1。径流突变性检验结果显示,在1998年前后皇甫川径流出现显著变化,天然时期(1985—1998年)和径流变化时期(1999—2006年)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了60%。归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因素对年均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46%,说明气候变化是导致径流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