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建筑科学 | 22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草酸盐井沉淀产物进行热分解试验,确定了不同形态的沉淀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考察了热分解制度对粉体平均粒径和微观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膨胀土新型改良技术,引进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新型环保的土体加固技术,利用巴氏芽孢八叠球菌开展MICP压力灌浆改性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了胶结液浓度对膨胀土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水理特性的影响,揭示了MICP技术改性膨胀土的作用机理,评价了MICP压力灌浆改性膨胀土试验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灌浆处理后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增加了379.4%,土体刚度也有所提高;试样的膨胀性、渗透性均有明显改善,膨胀力最高可减少25.3 kPa,渗透系数最大减少3个数量级;试验改性效果随着胶结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当胶结液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改性效果不再显著。研究成果验证了MICP技术用于改性膨胀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微观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弧氧化膜存在微米量级宏孔,这些宏孔对氧化膜特征的研究非常重要.研究了微弧氧化中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的生长速率、结构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并对氧化膜进行了离子束抛光处理,分析了氧化膜和微孔的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电源频率固定为1 500 Hz/5 μs和氧化膜厚为10 μm时,随着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氧化膜的生成速度和孔径都随之增大,但同一膜厚的氧化层组成成分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的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离子束抛光后的氧化膜膜层外疏内密,放电通道内表面更是淀积了电解液溶质、氧化膜颗粒及基材等多种物质的纳米微颗粒.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对TB/TiO2复合白色颜料的微观形态与组成特征进行的研究.TB/TiO2复合白色颜料由固体包核物颗粒TB和其表面包覆的结晶TiO2所组成,TiO2在TB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TB/TiO2复合白色颜料因此具有与钛白粉类似的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6.
7.
小官庄铁矿软岩微观特性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小官庄铁矿软岩的物化试验,全面分析了软岩的微观特性,得出了该矿主要存在两大类软岩:一类是以富含蒙脱石为特征的具有中一强膨胀的软宕;另一类是富含绿泥石或不含粘土矿物的节理化软岩,不存在膨胀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并对软宕的微观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研究,从而为该矿此类软岩的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模拟杭州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微冻融的气候特点,在综合考虑循环次数、热、氧及水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室内干湿-冻融循环试验,采用薄膜烘箱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借助红外光谱(FTIR)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特征官能团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探究沥青水老化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在热(60℃)氧化条件较为温和的情况下,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中羰基的特征峰在FTIR图谱中变化较小,以至观测不到;亚砜基指数明显增大,丁二烯指数明显减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度及大分子区(LMS)含量均逐渐增大.推荐采用亚砜基指数和LMS含量来定量表征沥青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水老化程度.FTIR与GPC试验均表明,在水环境中,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将加剧沥青材料的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抗水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热氧老化前后,添加温拌剂EM、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计算了表征沥青老化程度的各官能团指数,以及老化前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黏附力、DMT模量和纳米级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温拌剂EM和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内部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只是相似者相容,改变了沥青各组分的含量;热氧老化导致胶粉改性沥青发生了氧化与缩合反应以及分子间的断裂与重组,改变了沥青的化学成分与纳米级力学特性;经过热氧老化后,添加温拌剂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官能团指数和DMT模量增幅均最小,黏附力降幅最小,说明其抗老化能力优于添加温拌剂EM和未添加温拌剂的胶粉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0.
杉木间伐材炭化过程的FTIR光谱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低温氮吸附等研究手段,对不同炭化工艺条件下杉木间伐材炭化物的FTIR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炭化物的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炭化工艺对炭化物微观结构及其表面-OH的影响.结果表明,600~700 ℃,炭化物的碳网构造开始迅速发达,形成较大的网格;700 ℃为炭化物芳构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转折性温度;700~900 ℃,碳网进一步增大,形成红外吸收活性极低的大碳网.以N2为氛围气时,加盖法的炭化物碳网更大,比表面积较低;未加盖法和二步法的碳网相对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炭化物的芳环振动吸收波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及机理,发现随温度升高,碳网增大的同时畸变越来越严重,炭化温度在700~800 ℃时,碳网在弱连接部位产生断键而趋向恢复平面结构.碳网畸变程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环振动吸收波数在1560 cm-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