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27篇 |
水利工程 | 116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无线电 | 2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乡音俚语的松滋人,对于古诗似乎没有特别的偏爱,但不知道这首诗的松滋人不多。诗末虚无飘渺的"白云边"三个字眼,让每一个松滋人陶醉其间。松滋城关有一青峰山,面向千里江汉平原,背靠莽莽十万大山。青峰山上白云边,青峰山下松滋河。站在松滋河边,回望白云起处,无法不令人生发幽思古意。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洞庭湖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配置,初步探索了其水资源配置方案,且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供用水布局规划。供需平衡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每个地区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缺水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二次平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洞庭湖区的用水保证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通过四口河系区、汨罗-新墙区、澧水区、沅江区、资水区与湘江区等6个分区来规划供用水总体布局可以缓解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对长江中游防洪以及生态安全,对和谐湖南、生态湖南的构建以及维系长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洞庭湖区的治水堤防是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洞庭湖面临着严重的治理问题,另一方面对其的综合治理也在不断的加强及发展.近几年来加大洞庭湖的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关键基础领域研究,出台一大批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而用于实际,为推进洞庭湖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逐渐让“平安洞庭”转变为“生态洞庭、民生洞庭”.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研究洞庭湖区蓄洪垸分蓄洪水时的淹没损失,文章以共双茶垸和西官垸作为不同类型的典型垸,分国有、集体、家庭财产和工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采用典型调查、理论分析和已出现的分洪实际淹没损失相结合的方法,对分蓄洪时的淹没损失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对分蓄洪决策和运用成本效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PowerBuilder的主要特性和强大的开发功能,阐明了在PowerBuilder平台上开发“洞庭湖蓄洪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几个技术问题,并对系统的扩充和完善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9.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工南岸洞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江湖关系不断地发生调整变化,这直接关系到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治理,因此,深入分析江湖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对研究三峡工程修建后江湖关系调整趋势于江、湖的治理均有重要意义。实测资料分析有松滋口近几十年来,长江与 相似文献
10.
水库建设改变江湖关系,影响下游水沙情势,进而对流域状况、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根据2003—2019年洞庭湖三口、四水及长江水沙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平均值等方法分析洞庭湖水沙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对有显著变化的站点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9年,荆江三口各水文站年输沙量、弥陀寺站与康家岗站年径流量有显著变化且具有突变点,荆江三口其余各站年径流量及四水各站水沙无显著变化。其中弥陀寺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的突变点分别位于2014年和2010年,其余存在显著变化的各站年输沙量突变点皆位于2008年前后。长江干流来水来沙是影响洞庭湖水沙的重要因素,受2008年三峡水库开始175 m试验性蓄水影响明显,采砂活动等因素也可能与洞庭湖湖区冲淤情况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