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10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9篇
建筑科学   51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9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主要标准是径流系数考核.水文监测与服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雨量、水位及流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径流系数的计算,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完善的专业分析和预测预报服务,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制定、绩效评价与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导致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小城镇水环境现状,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对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小城镇规划设计进行思考,提出了从流域、街区、地块三个层面解决小城镇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并以河南省扶沟县高铁新区方案设计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蒋真 《重庆建筑》2015,(11):16-19
该文针对重庆市南山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暴雨引发严重地质灾害等严峻水问题,基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途径的解析,从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四个方面探索南山雨水管理方法,为解决类似的城市水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风险,在做好城市排水的同时,必须转变城市水安全治理思路,顺应自然、运用自然并和谐推进城市开发,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在规划建设界属于全新概念,源于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和雨洪利用等,又是城市水安全的中枢机制,目前从理论认识、把握、适应、运用和发展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结合自上至下的国家创建要求和自下自上的地方申报意愿,本研究系统剖析了国家城市排水(雨水)排涝与海绵城市建设顶层政策设计,促进地方城市全面厘清国家政策沿革,抓住政策工作要点的革新,并从健全和完善地方城市申报能力出发,比对研究排水规划和申报要点的内容关联性,确认排水规划当成为申报的主体内容,但同时作为申报要点,应高于该规划,通过比较七市(县、镇)排水规划成果,来识别完善申报的路径,助力地方城市更好地从因地制宜、科学有效角度出发,提升现有排水规划内容,突出城市海绵体建设,来夯实申报创建能力,推动城市开发加快实现低冲击模式(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的建设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从小区地块、市政道路、景观绿地、雨洪系统等方面着手,通过全区域、多层次、全过程对雨水进行收、净、渗、蓄的综合利用,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每年我国有一千多万人进城,新建成的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种城市建设速度下,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内涝频发,生态破坏、径流污染、雨水流失等诸多问题,在城市建设雨洪管理系统刻不容缓。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随后,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用)》(以下简称《指南》),为各地区城镇化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指导。以下分享笔者在项目建设中对海绵城市的思考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排水设施规划、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排水设施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城市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文主要从城市排水现状和存在问题、要素的发展、新的规划方法、低影响开发设计("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等方面来进行论证分析,总结出一些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李泽铖  田哲  罗显俊  温涛 《市政技术》2020,(1):160-162,166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采用绿色生态排水设施模拟恢复原有自然生态水文循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在高强度地下空间开发条件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以济南市鲁能领秀城A地块为例,分析了高强度地下空间开发条件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强度地下空间开发条件下海绵城市在关键指标选择、海绵设施选择、实施路径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通过SWMM模型对典型海绵设施效能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0.
泵站沉井施工在场地狭窄、软土地基等条件下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沉井施工形成的空格后期需进行回填,不但增加了泵站投资,而且造成了土地空间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沉井施工的排水泵站雨水调蓄方案。并以天津市某排水泵站为例,对调蓄池规模的确定和调蓄效果进行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