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7篇 |
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43篇 |
化学工业 | 26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90篇 |
矿业工程 | 11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294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 |
冶金工业 | 9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4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是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区域,利用1985年~2012年历史遥感影像、地形图等资料提取了滨海新区湿地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滨海新区的湿地变化特征及其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1998年期间,滨海新区湿地总量变化微小,但各类湿地要素变化明显,永久性草本沼泽和水塘面积下降明显,而水产池塘面积大幅增加,其中永久性草本沼泽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资源在此期间几乎消失殆尽,其各项景观指数波动剧烈;1998年~2006年间,滨海新区湿地面积略微下降,各类湿地要素面积无明显波动,其中滩涂面积虽无明显变化,但景观形态变化明显;2006年~2012年间,滨海新区湿地总量与各类湿地景观面积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滨海新区滩涂近乎消失。滨海新区在1985年~2012年间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逐渐趋于单一化,景观异质性减弱。研究表明,伴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是导致滨海新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5.
"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性、复杂多变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在碟形湖及其周边,湿生与水生植物群落有序分布、季节性演替;静水水域有利于底栖动物和鱼类生长育肥;缓慢下降的水位、逐渐伸展的泥滩为越冬候鸟持续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歇息环境,全湖80%以上的水鸟在碟形湖区域越冬.高低不一、分布广泛的碟形湖群有效地缓解了干旱、洪水灾害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对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碟形湖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随着人们对湿地重要功能认识不断提高,湿地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就当前我国湿地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如湿地的恢复、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新技术在湿地研究领域的应用及人工湿地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
略方针指导下,减少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过度人工干预对自然生
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延续城市现状资源本底的生命力,从而体
现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是大势所趋。结合重庆市梁平双桂
城区湿地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
城市湿地连绵体的理念。辅以小微湿地自然保育、景观更新的
系统化湿地修复策略,与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相结合,提出了湿
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的路径,包括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
生态基底耦合、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公共空间
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并进行了湿地城市实施效益的初步
评估。以期通过促进城市与湿地的协同共生,实现城市生态系
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小清河沿线8个湿地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在湿地水循环过程、生态需水、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关系、生态修复、流域污染治理、湿地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规划,为管理决策者保护和管理小清河沿线湿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陈墩库区湿地从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进行水质监测,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归纳总结湿地氮磷浓度变化规律,探究不同植物与湿地氮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陈墩库区TN、TP浓度在不同湿地季节变化有所差异,各湿地TN浓度在春、夏、冬差异显著;TP在冬季有显著差异,其余季节均无明显差异,陈墩库区TN、TP浓度季节变化与进水氮磷浓度和湿地面积、植物类型及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植物与湿地TN、TP呈现不同的相关性,这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不同有关;轮叶黑藻、再力花、芦苇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