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107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140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00篇
轻工业   144篇
水利工程   1537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干旱是由降水不足引起的,受温度、蒸散发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缺水和作物歉收。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主要侧重于气象、水文等单一因子,而对多因子综合干旱监测的研究相对有限。本文利用2001—2015年的温度状态指数(TCI)、植被状态指数(VCI)、植被供水状况指数(VSWI)、降水状态指数(PCI)、土壤湿度状态指数(SMCI)、高程(DEM)及田间持水量(AWC)等7个干旱因子为自变量,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为因变量,利用随机森林(RF)、增强回归树(BRT)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构建干旱监测模型,并以西南五省为研究区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干旱监测指标(ANN-CI)预测效果最好,在测试集中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可决系数(R2)为0.94,均方根误差(RMSE)为0.23。三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干旱指标均在草地区表现最好,林区精度最差。在2001—2015年间,ANN-CI和植被生长状况具有显著的时空相关性(R2=0.70,p<0.01)。最后选用ANN-CI对西南地区2009/2010年干旱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其生长。为了提高水稻对逆境的适应性并探讨其相关生理机制,设置了分蘖期干旱适应性锻炼处理,探讨了拔节-孕穗期继续干旱和淹涝耐受性的产量形成以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持续干旱处理(D+D)水稻产量比在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但是后期经过干旱处理后(ND+D)的水稻产量高10.92%,而在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期进行淹涝处理后(D+S)的水稻产量比在水稻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且后期淹涝处理后(ND+S)的水稻产量高19.91%。干旱锻炼后进行淹涝处理(D+S)较不干旱锻炼后进行淹劳处理(ND+S)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性提高,分别提高10.6%、26.69%。ND+D处理的Fv/Fm较D+D处理显著降低3.67%。D+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D处理下降9.36%,但差异不显著。D+S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S处理高21.41%,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干旱适应性锻炼的水稻植株,后期再进行干旱处理或者淹涝处理时,SOD、POD、CAT活性、总抗氧化力(T-AO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MDA content和H2O  相似文献   
3.
基于1956—2020年玛纳斯河流域逐月降水和径流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揭示了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定量描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比例,同时探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季节尺度的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年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95年发生了显著性突变;(2)气候变化是导致玛纳斯河流域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56.73%、43.37%;(3)从季节尺度上看,相较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降低了流域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改善了流域冬季的干旱状况,但同时春季农田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得流域春季呈现出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西北地区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定量评估地下水储量变化,构建地下水干旱指数GRACE-GDI分析地下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地下水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储量总体上以0.25 cm/a的速率枯竭;河西走廊、六盘山区、青海南部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陕南地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低,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干旱面积比例为29.0%;地下水干旱与气象干旱的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区域占59.3%,且由于气候变暖和植被改善,在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青海湖流域、阿尔泰山等地区响应程度增加;干旱响应时间主要为1~6月和19~24月。  相似文献   
5.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比较了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时空分布差异,分析了二者时间尺度上的关联性,并选取典型干旱事件进一步探讨了两种干旱类型的传递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干旱类型空间上有相似的趋势和频次,但在黄河源区和黄河中南部(渭河流域)差异显著,其干旱历时均有随年代延长的趋势,水文干旱历时增长尤为明显;在时间尺度上,SPEI与SRI在大部分区域基本一致,但在黄河源区和渭河流域差异较大,尤其是短时间尺度上差异更显著;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并非一一对应,多场短历时间断气象干旱受时滞效应、异常气象波动等影响,可能引发一场长历时连续水文干旱或多场短历时间断水文干旱,一场长历时连续气象干旱强度衰减可能引发多场短历时间断水文干旱。  相似文献   
6.
研究干旱演变和传播特征可为流域防灾抗灾提供帮助和建议。以海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并结合趋势分析和频率分析等方法,对1980-2019年该流域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传播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发生频率上,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高发区分别集中在流域东北部和中部,不同季节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和夏季为气象干旱频发季,冬季和春季为农业干旱频发季;从变化趋势上看,SPEI值呈减小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的中东部,其中春季减小趋势最为显著,而SSMI值呈“北增南减”的分布格局,其中秋季减小趋势最为显著;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具有延时性,不同季节差异显著,夏季传播时间仅为5个月,秋季、冬季和春季的传播时间分别为6、9和11个月;在空间分布上,春季和夏季的相关系数较低,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地区,秋季和冬季的相关系数较高,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流域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2021年,我国北方降雨多,汛情发生早、时间长,灾害损失重,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黄河、海河发生罕见秋汛。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统筹协调和防范应对,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抓实抓细防洪排涝、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介绍了2021年我国雨情、汛情、灾情及其特点,总结了防汛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秋葵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保健型蔬菜,研究秋葵的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发芽和苗期盆栽试验研究了盐、干旱胁迫下,外源氯化胆碱对秋葵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氯化胆碱能显著提高秋葵幼苗的耐盐性和抗旱性。在盐、干旱胁迫下,外源氯化胆碱显著提高秋葵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即162.21%、138.32%、73.32%、80.33%,同时提高秋葵植株的发芽率(40%);外源氯化胆碱处理秋葵植株的脯氨酸、相对水、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显著增加,分别为157.23%、50.02%、125.96、52.30%,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119.06%、213.57%。结果表明,外源氯化胆碱通过维持细胞渗透平衡,保护膜完整性,激活ROS清除系统,从而显著提高了秋葵植株的耐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庄河市是辽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分析其干旱演变特性有利于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防旱减灾、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庄河市198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逐日降水数据计算了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共4个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基于SPI对该地区近35年的年际与季节干旱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方面,庄河市的SPI在2000年以前波动幅度较小,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在时间上分布较为均匀;但自2000年以来,SPI序列出现较大的波峰与波谷,说明降雨的分布不均匀性有所增强;SPI的时间序列趋势线斜率为负值,说明该地区整体上呈现偏旱趋势,因此其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大。在季节演变特征方面,夏季干旱和秋季干旱呈现增强趋势;秋旱的发生频率最高,而夏旱的出现频率最低。本研究结果可为庄河地区的抗旱减灾与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