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9篇
水利工程   2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了研究旋流式沉沙池泥沙颗粒的运动及沉沙机理和旋桨转速N与沉沙率之间的关系,借助商业软件Fluent,采用湍流模型和DPM模型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泥沙颗粒进行颗粒追踪,通过设置7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模拟旋流式沉沙池悬沙在7种转速下的运动,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选出在不同转速下最合适的湍流模型,进而运用选出的湍流模型分别模拟7不同转速下旋流式沉沙池流场分布,分析了旋流式沉沙池的流场和颗粒轨迹。结果表明,在沉沙池转桨所在的平面上,速度从池壁到池中心逐渐增加,相应位置上的压力逐渐减小;在沉沙池立面上,存在二次流现象,在转桨附近存在较大的漩涡;相同转速下粒径较大的颗粒比较小的颗粒更易沉降;随着桨叶转速的增加,颗粒总去除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汤骅  吴均 《人民长江》2011,42(3):103-106
一种新型矩形沉沙池已在新疆建设兵团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沉沙池在进口增设了调流墙,在溢流堰上沿设置了溢流槽。从泥沙沉淀特性和经济性能两个方面对新型矩形沉沙池与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矩形沉沙池的泥沙沉淀率比传统沉沙池提高了6%,出池含沙量由1.63 g/L降到了0.86 g/L,工程造价降低了20%左右,其泥沙处理效果和经济性更优,适宜在新疆地区农业节水灌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邵永强  刘艳君 《硅谷》2010,(10):93-93
工程水源为大凌河水,大凌河汛期时泥沙含量很大,为了减少泥沙在管道中的沉积,保证过水流量,保证加压泵站、净水厂的安全运行,在管线首端设置沉沙池进行预沉沙。通过计算,设置直径100m的沉沙池2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云南省鹤庆县六合水电站连续冲洗式沉沙池的设计,指出沉沙池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刘春晖 《山西水利》2008,24(1):75-76
对尊村引黄灌区的泥沙沉积问题提出了“避沙、防沙、沉沙、输沙”的处理对策,认真研究了泥沙处理标准,合理选择凹地湖泊型沉沙方式,并提出了泥沙运行沉降管理方案,实验证明,这样既减少了沉沙池的渗漏,又延长了沉沙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要求大型放淤工程的沉沙池具有沉粗排细特殊功能,以延长沉沙池的使用时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泥沙模型试验,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加筑纵、横向导水堤的方法,将条渠分隔成若干区域,分期分区合理地开辟新淤积区,并进一步优选经注意 合理的工程布置方案,以达到设计要求。其基本原则可供此类沉沙池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泥沙数学模型,对胜利油田耿井水库2#沉沙池运行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依据不同的引水含沙量条件,2#沉沙池实现转圈沉沙的合理运行方式,成查包括一级泵站引水流量过程及历时,二级泵站调整沉沙池出口水位过程及有效历时。如果进一肯考虑初期二级泵站即降低沉沙池出口运行水位,则可进一步增加引水历时,提高沉沙池输沙沉沙效果。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观测结果,再会得可互相印证。动用数学模型分析泥沙输移规律,可以预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水头电站水轮机组发电引水的泥沙问题,结合引水系统的地形条件,将常规布置于取水口的沉沙池置于渠道末端,通过适当加大渠道流速解决明渠淤积问题。在渠末布置沉沙及冲沙设施,将沉沙池与压力前池结合布置,压力前池由沉沙池尾部取用表层清水,结合布置设计有效解决了发电引水的泥沙问题,增大了压力前池的有效容积,减小了分开布置所需的场地,紧凑的布置更易于适应狭窄的地形条件,减小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乌里工程的地形状况,预测了杰卢姆河的输沙情况,并在大坝设计和运行两方面都采取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维超饱和输沙法的基本公式,并用大禹渡沉沙池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①沉降率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率吻合较好;②加设调流板和溢流槽后,沉沙池的池段分组沉降率、工作段分组沉降率和大于某粒径级泥沙的沉降率均有所提高,并且泥沙粒径越细,提高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