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51篇
综合类   155篇
化学工业   827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99篇
建筑科学   786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568篇
水利工程   300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5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8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上海临江水厂紫外/氯胺组合消毒供水系统,研究了紫外关闭前后,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和单氯胺消毒对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对出厂水微生物的消毒效率比氯胺消毒更高。目前工艺条件下,组合消毒可做到对可培养细菌的100%灭活,单氯胺消毒只能达到97.71%~99.98%。单氯胺消毒下,管网异养菌平板计数均值相对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增加128.78%,二次供水异养菌平板计数均值相对增加8.94%,紫外/氯胺组合消毒相对单氯胺消毒可改善管网微生物生长水平,但不能改变管网微生物生长变化规律。二次供水的微生物水平仍明显高于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模式中,直供水模式的水质相对最好,水池+水箱供水模式的水质相对最差。相同供水模式下,组合消毒比单氯胺消毒对二次供水微生物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氯化过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以苯胺(AN)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高铁酸钾(Fe(VI))预氧化对后续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Fe(VI)浓度、氯化pH、液氯浓度、氯化时间以及水质背景成分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浓度Fe(VI)(150μmol/L)预氧化可有效减小各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氯化pH可以影响液氯的存在形式及消毒副产物的稳定性,从而对各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受液氯浓度以及氯化时间的影响比较显著。在氯化工艺前耦合Fe(VI)预氧化工艺可明显降低天然水体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  相似文献   
4.
预氧化是饮用水净化的一种高级处理方法,其目标是减少有机物及其衍生污染,然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在氧化后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更易与氯发生反应,从而可能增加衍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风险。以糖精(SAC)为模型前体物,通过模拟试验考察了净水工艺中臭氧及UV/H2O2预氧化对人工合成有机物在氯消毒过程中产生DBPs的影响,以及DBPs随供水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及UV/H2O2工艺可使抗氯氧化的SAC转化为易与氯反应的小分子有机物,产生更高含量的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三氯甲烷(TCM)、二氯乙腈(DCAN)等DBPs,卤乙酸类DBPs含量升幅最大。DBPs的生成势(DBPFP)随着臭氧及UV/H2O2氧化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氧化接触15~20 min时DBPFP最大。采用氯消毒并连续2 d供水条件下,TCM、DCAA、TCAA和DCAN等DBPs的生成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臭氧与UV/H2O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紫外线消毒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二次供水紫外线消毒实验。结果表明:①紫外线消毒会使二次供水中的余氯略有降低,但是仍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限值要求;②紫外线消毒在80 m J/cm2辐射剂量内仅小幅改变水中部分有机物的官能团;③紫外线消毒对二次供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浓度和生成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氯乙酸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氯乙酸的降解效率低、矿化不彻底,拟采用强度高达3.13×10-6 Einstein/(cm2·s)(强度约合1000 mW/cm2,比传统高级氧化工艺中使用的紫外光强度高两个数量级以上)的紫外光作为光源,考察其对3种氯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降解效果、影响因素和矿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紫外光降解技术相比,高强紫外光可高效降解氯乙酸,前者在360 min内对氯乙酸的去除率不足5%,后者可在50 min内实现99%以上的降解,且3者的降解速率关系为:三氯乙酸>二氯乙酸>一氯乙酸.高强紫外光对氯乙酸的降解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光强、pH和DO这3个光解反应影响因素中,pH对氯乙酸光解过程影响不大,但光强和DO对光解速率影响显著,光解的反应速率随紫外光子通量的提高呈一次线性增加,随着DO由1 mg/L增加至9 mg/L,光解速率提高1倍.此外,高强紫外光对氯乙酸的矿化过程彻底,几乎不产生中间产物,氯乙酸的矿化过程可能主要是通过脱卤和脱羧基两个反应路径实现,DO和pH对光解过程的影响从侧面佐证了氯乙酸高强紫外光光解路径.该结果表明,高强紫外光可有效降解光稳定物质氯乙酸,可为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高效去除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协同消毒工艺在水厂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对水厂协同消毒工艺的控制进行升级改造及模拟实验,研究了传统控制与智慧控制协同消毒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实验结果。相较传统控制,智慧控制协同消毒可将消毒剂控制指标精度提高72%左右、消毒剂投加量减少16%左右、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减少22%左右。在水厂协同消毒应用中智慧控制较传统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通过优化二氧化氯结合加热法处理新鲜鸡蛋提高其杀菌效率,缩短其消毒时间,并对蛋液的理化及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蛋源前处理方法为浓度为125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 min后,65℃热水冲洗120 s,对蛋壳表面的微生物的杀菌率达到99.9%。前处理方法对蛋液起泡性、泡沫稳定性、挥发性盐基氮没有显著影响;经前处理后的蛋液储存8周后,菌落总数、起泡性和挥发性盐基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可以有效延长液蛋制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某净水厂臭氧活性炭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20 mg/L,反应60 min时,可使菌落总数降至低于20 CFU/mL,此时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反应后余氯达到0.51 mg/L以上,消毒副产物总量不超过1,可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