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0篇
  免费   3750篇
  国内免费   2159篇
电工技术   4063篇
综合类   5147篇
化学工业   3690篇
金属工艺   1444篇
机械仪表   3265篇
建筑科学   8101篇
矿业工程   2223篇
能源动力   1877篇
轻工业   1613篇
水利工程   3558篇
石油天然气   2256篇
武器工业   451篇
无线电   44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32篇
冶金工业   1394篇
原子能技术   792篇
自动化技术   309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04篇
  2022年   1244篇
  2021年   1223篇
  2020年   1601篇
  2019年   1749篇
  2018年   768篇
  2017年   1320篇
  2016年   1378篇
  2015年   1707篇
  2014年   2874篇
  2013年   2366篇
  2012年   2738篇
  2011年   2631篇
  2010年   2461篇
  2009年   2510篇
  2008年   3119篇
  2007年   2707篇
  2006年   2073篇
  2005年   2025篇
  2004年   1809篇
  2003年   1490篇
  2002年   1287篇
  2001年   1189篇
  2000年   982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838篇
  1997年   766篇
  1996年   772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463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帅  张靖  王林翔 《机械传动》2021,45(12):15-21
提出了一种新型点接触齿轮副.在已知齿面上根据设计需要选取灵活的接触迹线,构建出与之啮合的配对齿轮,并推导出新齿轮副的滑动系数计算方法;设计出以渐开线齿轮作为已知齿轮、抛物线齿轮为配对齿轮的平行轴内齿轮副.研究结果表明,该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时刻保持点接触状态,啮合点沿着理论接触迹线移动,与理论分析一致;滑动系数的变动范围取决于在齿轮两端选取啮入点和啮出点所对应的渐开线参数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杭州市低影响开发区对雨水控制的要求,运用SWMM模型模拟常规开发模式、组合LID设施、组合LID+蓄水池对雨洪控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组合LID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场地内洪峰流量、径流系数,并使场地在50 a重现期以下的降雨情况无溢流节点;组合LID+蓄水池可以控制杭州市100 a重现期2 h短历时降雨量的94.3%,削减洪峰径流量84.5%,但对杭州市100 a重现期24 h长历时降雨量控制径流为70%,略小于74.5%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琛 《江苏建材》2021,(2):54-55
概述了水泥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目前水泥工业碳减排的主要渠道,指出错峰生产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已成为压减水泥过剩产能的两大政策抓手。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积法设计孔隙率分别为15%、20%、25%的透水混凝土,研究了纳米SiO2(NS)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总结了不同孔隙率下透水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并分析了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S掺量的增加,三种孔隙率下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S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都达到最大值;NS对透水混凝土7 d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比28 d更显著;随着孔隙率逐渐增大,NS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增强,而对透水系数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从透水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上来看,随着孔隙率逐渐增大,掺入适量NS的透水混凝土,其骨料处断裂的现象相较未掺NS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能源行业革命性的变革,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等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不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居主导地位。受资源禀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承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初步预测2030年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45亿t标准煤左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85%左右。通过展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内能源矿产发展利用的顶层设计;二是大力提升国内油气资源自主供应能力;三是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与能源安全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车辆制动模拟试验中附着系数的准确模拟和实时可调,设计了一种汽车制动模拟试验台,通过控制磁粉离合器励磁电流,实时模拟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搭建了基于路面识别的单轮车辆制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单一路面和跃变路面下的制动仿真;研制了车辆制动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单一路面下汽车制动模拟实验和跃变路面下附着系数跟踪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沥青路面上以120 km/h初速度制动时,相比于基于固定目标滑移率,基于路面识别的最佳滑移率下的制动距离缩短了3.1%,且在低附着路面下更为明显;单一路面下制动时车速和轮速的实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跃变路面下附着系数最大跟踪误差仅为6.2%,跟踪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曹鑫  李权  杨银辉 《金属热处理》2021,46(12):40-45
为探索30Cr16Mo1VN钢最佳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冲击、拉伸试验机、洛氏硬度计、OM、SEM、XRD、TEM研究了淬、回火温度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最佳的淬火温度为1050 ℃,淬火后存在少量M23C6碳化物和M2N氮化物阻碍晶界迁移,其平均晶粒尺寸为14.1 μm,而大部分碳/氮化物固溶进基体中,导致Ms点降低,残留奥氏体含量增至59.2%。经-73 ℃冷处理后,大量残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硬度提高至57 HRC。该钢300 ℃回火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抗拉强度达2030 MPa,断面收缩率为10.0%。回火后基体发生回复,位错密度降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基体上析出细小弥散的球状碳化物阻碍位错运动产生二次硬化,450 ℃回火时出现硬度峰值。回火温度低于500 ℃时,该钢的硬度值皆大于55 HRC,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均三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存在于重整重芳烃中,其中均三甲苯与偏三甲苯、邻甲乙苯的分离较为困难。测定了2 kPa下均三甲苯(1)-偏三甲苯(2)、均三甲苯(1)-邻甲乙苯(3)两个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分别采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回归获得二元交互参数,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在2 kPa下,均三甲苯与邻甲乙苯无法通过普通精馏实现分离。通过对均三甲苯-偏三甲苯-邻甲乙苯体系进行烷基化反应,而后分别采用单塔减压精馏和双塔减压精馏对反应产物的分离进行精馏模拟,得出较优工艺为双塔连续减压精馏,两塔塔板数分别为50,回流比分别为7和8,此时均三甲苯纯度可达98%(质量)。该研究不仅补充了汽液相平衡数据库,也为低压下C9体系的分离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远辉  陈俏  翁靖云 《化工学报》2021,72(1):508-520
探究聚合物辅料对难溶性药物结晶的影响机制,是指导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制剂设计和制备中辅料筛选的关键。研究了不同因素(温度、搅拌速率、聚合物浓度、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物种类等)对阿司匹林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首先,采用基于三种不同晶体生长机制的化学势梯度模型结合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描述和预测了阿司匹林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晶动力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晶体生长速率常数kt和结晶热力学推动力?μ的影响以及对阿司匹林结晶动力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晶体生长速率随着结晶温度、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升高;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25)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E3)显著抑制了阿司匹林的晶体生长,在PVP K25和HPMC E3水溶液体系下阿司匹林的晶体生长属于二维成核机制,在纯水和PEGs水溶液体系下晶体生长属于粗糙生长机制。所采用的化学势梯度模型能很好预测不同温度和搅拌速率下阿司匹林的结晶动力学,可有效减少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可为固体分散体制剂制备中聚合物的筛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背景下,电动汽车的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为研究电动汽车对碳排放的影响,首先分析电动汽车规模、区域能源构成及车网互动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然后根据清洁能源发展规律构建区域清洁能源发展路径;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考虑清洁化能源变化下,电动汽车入网对区域碳排放演化的动力学反馈模型.最后,以中国西南某城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动力学演化仿真,其中以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及清洁能源的发展路径为主要变量,分析多种场景下电动汽车入网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此外,还通过灵敏度试验验证电动汽车入网具有一定的碳减排效益.上述仿真结果表明,清洁能源的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最显著,且电动汽车车网互动技术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