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98篇
综合类   288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618篇
矿业工程   207篇
能源动力   140篇
轻工业   231篇
水利工程   902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432篇
原子能技术   39篇
自动化技术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得出美丽乡村精品线既是一条融居住生活、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带,也是一条链接沿线各类要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的产业带。以义乌市"多彩华溪"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例,从人居环境、农业产业、休闲旅游3个系统,规划和实施2个层面总结精品线实践经验,为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借助CLO 3D虚拟服装设计软件,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有机结合,设计了两款广绣定制服装作品。实现了广绣定制服装的虚拟服装设计、虚拟缝制、虚拟图案设计、虚拟展示等过程,表明虚拟服装设计应用于广绣定制服装可行。为广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同时也为服装定制类型企业推进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钨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普遍用于工业、机械制造、科技、国防电力电子、石油化工、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由于独特的性能和稀有的储藏量,钨矿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展钨矿开发利用水平评价,对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扰动,增强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设计开采回采率、设计选矿回收率、实际开采回采率和实际选矿回收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湖南省钨矿开发利用水平,梳理了湖南省钨矿开发现状.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9座钨矿山的开发利用水平指数均超过了 100,且加权平均高达104.88,说明该省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耦合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区域极端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与实测降水的空间分布更为接近,耦合模拟得到的平均降水量比未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模拟结果高12.1 mm;人工耗水改变了区域的水热耦合平衡,促进了城市区域对流性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调查全球新材料领域发展现状,明晰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战略规划、竞争格局、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解读国内外新材料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梳理并对比广东四市在新材料领域政策规划、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揭示广东省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创新的优势及不足。最后,针对广东省新材料领域研发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短板,提出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与规划,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高点;强化政策引导扶持,营造一流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新材料学科发展,激发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推进集群化发展;夯实基础资源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水平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高效共享。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农业、工业及能源消费大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对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煤炭主导的较单一能源结构导致河南省面临碳排放基数大、生态治理形势严峻、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等关键问题。为此,详细梳理了河南省当前的能源供需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林业碳汇情况,归纳出河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七大行动方案,进而分析和预测能源发展多情景构想下的重点行业碳排放以及河南省碳中和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主要受制于煤炭丰富但油气缺乏的资源禀赋、高耗能和第二产业占比过大等因素;②需同时从能源革命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侧重煤炭的减量替代和清洁化利用,发展风、光、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优化森林结构以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引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适当迁出部分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升工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终端电气化水平;③按照既定政策(保守情景)、能源转型(参考情景)、激进取代(极端情景)3种情景预测河南省分别在2077、2056、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④中国碳中和愿景的全面实现应鼓励重点省份、行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和探索创新,突出地方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 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②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③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极端降水的气候态特征及其演变对于城市内涝防控、水环境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意义重大。利用江苏省6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强降水和极强降水的气候态特征和年代际变化,以及梅雨雨带移动对江苏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江地区强降水和极强降水的雨量最大。强降水和极强降水分别贡献了全年34.5%和11.9%的降水量,1/3的极端降水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雨量、雨日和雨强呈增加趋势,但只有长江流域通过显著性检验。极端降水的雨强年代际波动较小,雨量年代际波动较大;年代际波动性与其平均态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梅雨雨带的南北移动对极端降水产生明显影响,江苏省内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年降水异常度和强降水距平百分率对应关系较好,在降水异常偏多年份发生极端降水的概率较高。江苏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近60年的强降水多次出现增加、减少的变化。2010年以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增多,雨量和雨日上升趋势显著,开始时间明显提前,结束时间推后,持续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9.
蔺鑫  濮维祥  赵威 《江淮水利科技》2022,17(6):1-3,14
为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支撑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以地区发展实际结合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等需求综合分析的方法,介绍了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和水利基础设施概况,从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分析了皖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畅通骨干防洪通道,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高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重大引调水工程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保障乡村振兴用水需求,实施水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超采治理,保障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完善水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流域等工程措施建议,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贾秀阁  刘灵钰 《矿产勘查》2022,13(7):957-966
为了全面反映河南省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严重程度,使已有的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重点城市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在地下水问题严重区加密取样、核查,并基于含盐量,划分了氟化物、碘化物、锰、铁以及不同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同时将不同年度含盐量进行类比,找出了各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过程和污染原因,总结了原生劣质地下水的成因及存在地区;并对河南省开采运用地下水提出有效、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