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气候变化对湟水径流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55年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湟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并依据降水、气温、蒸发等主要影响因子与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暖干化趋势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湟水径流量的影响幅度不断增大,在80年代、90年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量的比例分别约为2:8与3:7,而2000-2004年影响量的比例已接近5:5。  相似文献   
2.
贾洁 《中州煤炭》2019,(2):107-110
为了研究湟水水资源质量的变化,以控制水体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根据湟水干流多个断面的2000—2016年水质实测资料,总结整理主要污染因子,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对湟水流域进行了水质空间、时间上的演变特征分析及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污染防治任务重。  相似文献   
3.
贾德岩 《人民黄河》2012,(1):51-52,55
上水磨沟是湟水中游较大支流之一,水量丰沛、水质好,已成为湟水谷地的重要水源地。根据上水磨沟流域地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流域年内来水总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要求,但在3—5月出现缺水状态,总缺水量为126.7万m3。湟水谷地水源地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已成为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问题。建设蓄水工程是提高供水保证率最有效的途径,对水源地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是一种既相对简单又能综合反映河流水质整体水平的方法。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2000—2010年湟水干流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湟水各断面的综合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水功能区的目标要求。将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国标推荐的单因子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单因子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水质类别)要差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标识指数法以最差的水质类别作为水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的整体状况,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综合反映河流水质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