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273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193篇
化学工业   111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352篇
矿业工程   75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61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1篇
冶金工业   5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岩石损伤力学模型的局限性,考虑裂纹闭合效应,并引入统计损伤理论,同时提出分布参数确定的方法,建立新型岩石损伤力学模型.该模型更加符合岩石的变形破坏规律,还可以反映岩石的残余强度和延性特征,应用范围更广;与试验结果及前人成果对比,表明模型更为合理可行.不同围压下岩样的损伤变量演化曲线都遵循S型曲线,并可以依据S型曲线对岩石的变形破坏阶段进行划分.裂纹闭合系数(h)对损伤耗能率有较大影响,随着h的减小,损伤耗能率增大,当h达到一定值,岩石破坏阶段对应的损伤耗能率陡增.因此,岩石的变形破坏不仅与其应力状态有关,还与岩石的损伤演化积累以及裂纹闭合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块石爆破振动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峡工程茅坪溪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的块石爆破所诱发的振动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损伤影响的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工况下的心墙爆破振动测试及爆前爆后的声波入密度对比检测成果分析,并结合相关爆破振动安全标准的讨论,得到现有的施工工况下块石爆破所诱发的振动不会对沥青混凝土心墙产生损伤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4.
振动功率流方法诊断梁的损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振动功率流方法对无限直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诊断研究。损伤部位模拟为转动弹簧,利用断裂力学的有关理论得到其转动刚度。研究了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波运动以及振动功率流的输入和传播,分析了振动功率流与破损位置及其特征尺寸的关系。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破损诊断的具体步骤,然后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在轴压疲劳荷载下的破坏机理.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品种、纤维掺量、加载应力水平对疲劳寿命及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疲劳累积损伤的特性.研究表明: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能量吸收值均比高应力水平时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空心光纤性能及其在机敏结构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损伤、断裂的监测与修复是复合材料应用中的一个难题 ,本文提出了空心光纤的方法 ,有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节理岩体损伤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材料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把损伤力学与分形理论结合起来推导节理岩体损伤的本构方程,定性分析反映岩体损伤程度的分维数m和D关系,最后给出m、D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钢轨罐道变形危害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钢轨罐道变形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1 INTRODUCTIONTheskeletonisaringplatewithmanyholes.Theconventionalqualitycontrolcheckofskeletonismechanicalstrengthandhardnesstesting,itisadestructiveoneandsamplecheckcanonlybeutilized,thus,itsfailureisunavoidable.Ultrasonictestingcannotbeperformedb…  相似文献   
10.
A model is developed herein for predict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inelastic crystalline solid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tructural damage along grain boundari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is damage with intragranular inelasticity caused by dislocation dissipation mechanisms. The model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concepts of continuum mechanic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boundaries in the continuum by utilizing a cohesive zone model based on fracture mechanics. In addition, the crystalline grains are assume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nonlinear viscoplastic mechanical material behavior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dislocation 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Due to the nonlinearities introduced by the crack growth and viscoplastic constitution, a numerical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solve representative problems.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to a 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al algorithm is therefore briefly described. Finally, sample calcul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a polycrystalline titanium alloy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effects of scale on the predicted respons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