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78篇
  免费   13425篇
  国内免费   8444篇
电工技术   1130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7730篇
化学工业   15966篇
金属工艺   6128篇
机械仪表   9925篇
建筑科学   17724篇
矿业工程   6455篇
能源动力   4681篇
轻工业   8180篇
水利工程   6447篇
石油天然气   6029篇
武器工业   1966篇
无线电   95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25篇
冶金工业   5511篇
原子能技术   2306篇
自动化技术   1580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1609篇
  2022年   3239篇
  2021年   3883篇
  2020年   4280篇
  2019年   3428篇
  2018年   3229篇
  2017年   4146篇
  2016年   4445篇
  2015年   4888篇
  2014年   8276篇
  2013年   7910篇
  2012年   10983篇
  2011年   11132篇
  2010年   8591篇
  2009年   8947篇
  2008年   8254篇
  2007年   10293篇
  2006年   9019篇
  2005年   7591篇
  2004年   6270篇
  2003年   5369篇
  2002年   4485篇
  2001年   3697篇
  2000年   3240篇
  1999年   2730篇
  1998年   2134篇
  1997年   1881篇
  1996年   1590篇
  1995年   1492篇
  1994年   1252篇
  1993年   912篇
  1992年   811篇
  1991年   568篇
  1990年   469篇
  1989年   479篇
  1988年   339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7篇
  1959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导陈垃圾在滚筒筛中的运动方程并求数值解,按最大位置角将陈垃圾运动模式划分成滚落、抛落、圆周运动,给出不同筛筒转速、半径、动摩擦因数下的运动模式判别云图. 滚筒筛试验结果显示,陈垃圾运动的最大位置角随转速的升高先增大后不变,转速超过50 r/min后垃圾进行圆周运动. 陈垃圾滚筒筛的筛分效率随转速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抛落差的增大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原料水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 基于试验结果,给出滚筒筛最优转速取值云图,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垃圾动摩擦因数及滚筒半径选择最优转速,同时减小水的质量分数以提高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2.
非口腔组织中的苦味受体(TAS2Rs)可能成为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该研究将表达有 TAS2Rs 的细胞作为敏感元 件,根据其生理特性与不同的传感器耦合,探究了味觉受体异位表达及其在个性化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构建了针对不同疾病模 型的个性化药物筛选平台。 首先,基于细胞阻抗传感器以及内源性表达 TAS2R38 受体的结肠癌细胞,开发了异硫氰酸酯类物 质特异性药物筛选平台,求得苯硫脲的 EC50 为 157. 6 μM;其次,结合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探究了 TAS2Rs 激动剂地芬尼多 (5~ 160 μM)和水杨苷(0. 001~ 100 μM)对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此外,基于 3D 呼吸道平滑肌细胞 (ASMCs) 阵列,结合凝 胶成像系统,探究了 TAS2Rs 激动剂桔皮素(20 μM)对呼吸道平滑肌细胞的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3.
角接触球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润滑状况至关重要,润滑油直接影响滚动轴承的接触状态。为分析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状况以及考虑润滑时轴承的机械特性,基于有限元和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了双向流固耦合轴承仿真模型,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动力学有限元仿真和润滑流体仿真,并与轴承拟静力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持架与滚珠接触并撞击,在轴承腔内油膜压力最大,滚珠与内圈、外圈滚道接触区分别为第二、第三大油膜压力区。润滑油受滚珠公转影响,沿着滚珠转动方向流动,实现对滚珠与内圈、外圈和保持架之间的润滑。滚珠运动和最大接触应力仿真结果与轴承拟静力学理论求解结果一致,即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计算轴承机械特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螺杆泵转子直径与定子导程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Pumplinx软件对橡胶定子单头单螺杆泵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求解,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压差条件下无量纲参数T/D对螺杆泵流量、水力效率以及轴向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基于此进行性能优化。结果显示,随着T/D的增大,泵流量增加,轴向力基本保持不变,而水力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其最优值出现在T/D=4.5时;螺杆泵定子转子啮合区域的泄漏较为明显,且随着T/D的增大泄漏量增多。因此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T/D宜优化至4.5;为了得到更大流量的同时不牺牲效率,T/D宜优化至5.4。此外,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偏差不超过3.5%,表明该螺杆泵仿真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炀  崔熙  王结鑫 《机械传动》2021,45(1):65-70
基于能量法和Archard磨损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磨损的齿轮啮合刚度数值计算方法。根据展成法原理,建立了精确的齿廓曲线方程。利用能量法计算齿轮单齿啮合刚度,并通过分段1阶傅里叶级数拟合获得齿轮总啮合刚度。以Archard磨损模型为基础,计算得到齿面法向磨损量与啮合点处压力角的关系。计算分析了不同磨损量对齿轮啮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量在齿根、齿顶处较大,在节点处的理论磨损量为0 mm,随着压力角的逐渐增加,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齿面非均匀磨损会降低齿轮啮合刚度,随着磨损量的逐渐增加,啮合刚度逐渐减小。该方法为考虑磨损的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吕阳  钱斌  胡蓉  张梓琪 《机械工程学报》2021,57(19):192-207
浇次不固定的炼钢连铸调度问题(Cast uncertain steelmaking continuous casting scheduling problem,CUSCCSP)广泛存在于钢铁生产行业中。该问题对应炼铁、精炼和连铸三个连续生产阶段,其中炼铁和精炼阶段为带运输时间的混合流水线调度子问题,连铸阶段为带独立设置时间的复杂并行机调度子问题,且两个子问题相互耦合。针对该问题,建立优化目标为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加权和的排序模型,并提出一种协同进化交叉熵算法(Co-evolution cross-entropy optimization algorithm,CCOA)进行求解。设计前后子问题两段式编码和双向解码的策略,并采用启发式规则和随机方式初始化种群,以确保初始解的质量和分散性。在算法全局搜索阶段,采用分别对应前后子问题的双概率分布协同学习和积累优质解信息,并在采样概率分布生成新个体时引入考虑子问题耦合的模糊关系矩阵对概率分布取值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强算法较快到达优质解区域的能力,同时设计种群分裂机制来提高算法的引导性并扩大搜索范围。为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对分裂后的双种群中个体执行基于interchange和insert邻域操作的协同搜索,进而对当前历史最优解执行结合SWAP邻域快速评价的变邻域搜索,可增加算法在解空间中多个优质区域的搜索深度。仿真试验和算法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BDG)的输出由其控制策略决定而具有很强的非线性,使传统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不再适用,而配电网的不对称更是进一步增加了其短路计算的难度。根据对称分量法推导出不平衡配电网的故障点各序电流,提出一种基于序网络迭代修正的不平衡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当前节点各序电压分别修正IBDG的输出电流和各不对称元件补偿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利用节点电压方程得到新的节点各序电压和故障点各序电流,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含IBDG不平衡配电网的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涛    霍然  刘景  李逸鸿  霍黎明 《陕西电力》2021,(9):1-7,55
智能软开关(SOP)可控制潮流、提供无功补偿,进而改善配电网电压、降低网损。因此,针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后电能质量下降问题,采用K-means算法构建风-光典型场景,同时建立了基于SOP、可投切电容器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以电压偏差、系统网损最小以及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了能源利用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最后利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方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I)进行求解,输出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Heparanase (Hpse) is an endo-β-D-glucuronidase capable of cleaving heparan sulfate side chains. Its upregulated expression is implicated in tumor growth,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thus making it an attractive target in cancer therapeutics. Currently, a few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hibit Hpse, with promising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PK)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ligand-based pharmacophore model was generated from a dataset of well-known active small molecule Hpse inhibitors which were observed to display favorable PK properties. The compounds from the InterBioScreen database of natural (69,034) and synthetic (195,469) molecules were first filtered for their drug-likeness and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was used to screen the drug-like database. The compounds acquired from screening were subjected to molecular docking with Heparanase, where two molecules used in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 were used as reference. From the docking analysis, 33 compounds displayed higher docking scores than the reference and favorable interactions with the catalytic residues. Complex interactions were further evalu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o assess their stability over a period of 50 ns. Furthermore, the binding free energies of the 33 compounds revealed 2 natural and 2 synthetic compounds, with better binding affinities than reference molecules, and were, therefore, deemed as hits. The hit compounds presented from this in silico investigation could act as potent Heparanase inhibitors and further serve as lead scaffolds to develop compounds targeting Heparanase upregulation in cancer.  相似文献   
10.
Inhibition of PSD-95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s shown with peptide-based compounds that target the PDZ domains of PSD-95. In contrast, developing potent and drug-like small molecules against the PSD-95 PDZ domains has so far been unsuccessful. Here, we explore the druggability of the PSD-95 PDZ1-2 domain and use fragment screening to investigate if this protein is prone to binding small molecules. We screened 2500 fragments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FP) and validated the hits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including an inhibition counter-test, and found four promising fragments. Three ligand efficient fragments were shown by 1H,15N HSQC NMR to bind in the small hydrophobic P0 pockets of PDZ1-2, and one of them underwent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studies. Overall, we demonstrate that fragment screening can successfully be applied to PDZ1-2 of PSD-95 and disclose novel fragments that can serve as starting points for optimization towards small-molecule PDZ domain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