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466篇
电工技术   75篇
综合类   181篇
化学工业   300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261篇
矿业工程   244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11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527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1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vestigation was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high power ultrasound (HPUS), also called thermosonication, on the oxygen permeation properties (permeability,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barrier films aimed for food packaging. For this purpose,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BOPP) coated with acrylic/polyvinylidene chloride (BOPPAcPVDC) and biaxially oriented coextruded polypropylene (BOPPcoex) were used.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file of the samples was determined using goniometr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ly of extreme HPUS conditions (the longest time and the highest amplitude) on the permeability,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oxygen through the BOPP films. The highest influence on the oxygen permeability in both investigated BOPP samples involved an HPUS with an amplitude of 100% during a 6 min treatment. However, BOPP samples showed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at lower HPUS treatments. © 201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裂隙岩体防渗问题,联合采用高压固结仪和三轴渗透仪,进行不同含水率等条件下膨润土的膨胀和渗透实验,对膨润土的有荷膨胀特性和渗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的膨胀率随含水率变化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膨润土的吸湿膨胀表现为短程膨胀和长程膨胀两个阶段,短程阶段的膨胀变形幅度比长程阶段明显;当含水率相同时,初始干密度越大,膨胀变形量越大,膨胀力与干密度呈正指数关系;当初始干密度相同时,膨胀率随荷载增大而降低,且含水率越高降低幅度越大;膨润土的渗透率与含水率成负指数关系,且在较低含水率情况下渗透率随含水率的增大急剧下降至零,膨润土是裂隙岩体防渗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底板岩层压水试验能够获得可靠的底板岩层阻水能力实测数据, 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阻水能力提供量化依据,对东滩煤矿深部煤层底板岩层进行压水测试,获得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并依此计算出岩层的渗透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底板岩层段在原始状态下的渗透性很低,阻水能力较强.研究结果可为矿区深部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A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program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based foam metals.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k e and permeability K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were fabricated, and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nd methodologies were evaluated. One-dimensional heat conduction was considered to determine k e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k e increases as the porosity decreases. However, no noticeable changes in k e were detected from variations of the cell size of the foam metal at a fixed porosity . The permeability K i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both and the cell size.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for the friction factor f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K and inertial effect.  相似文献   
5.
GM T 熔融浸渍中熔体在玻纤毡中的流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装毛细管流变仪建立了专门的实验装置, 研究高温高压下熔体在纤维床层中的流动行为。采用一维恒压流动实验分别测量了不饱和及饱和流动状况下玻纤毡厚度方向聚丙烯熔体的渗透率, 考察了玻纤毡空隙率、单丝直径、针刺等几何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了GM T 片材熔融浸渍过程中的气泡形成以及浸渍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陆相沉积油藏的地质特点出发,结合矿场实际问题,提出了两种矿化度水的概念.通过求得的束缚水电阻率,建立适应各油田地质特点的电导率模型,推导了含水饱和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广油相对渗透率、水相对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7.
开发川西致密碎屑岩气藏的钻井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提出适合川西致密碎屑岩双重介质储层的低损害优质钻井液基础上,再结合屏蔽式暂堵技术来实现保护储层的目的。在MP-7井的应用表明,对于川西非常规的致密碎屑岩双重介质储层,采用储层保护措施后,经加砂压裂改造后产能提高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8.
经对吐哈油田 85口井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 ,指出仅凭主观经验确定的开关井工作制度对中、高渗透层和低渗透层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本文从孔隙度与开关井时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入手 ,统计分析了各区块井层的测试资料 ,并通过作图 ,对不同储集层分别进行研究 ,找出了开关井次数与开关井时间的分布规律 ,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地层测试工作制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明亮  柳平林 《钻采工艺》1999,22(6):69-70,74
多孔聚合物水泥材料的防砂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油层防砂技术,该项技术既能调节油层渗流流道横截面积和渗透率,又能加固油层井壁,防止油层岩石破坏,与传统防砂技术相比,能大大提高防砂效果和防砂周期,保证油井长期稳定,文中介绍了该防砂技术的原理和配方,多孔聚合物水泥材料由3种基本物质组成:有机收敛材料,可溶固相,不溶固相,多孔聚合物水泥材料防砂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配方调节渗流流道横截面尺寸和渗透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织物拒液、透湿的机理出发,提出了新型拒液透湿织物的设计方案.文中在对所试织的织物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组织对织物拒液性和透湿性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织物组织和原料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