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高强钢平整机的生产工艺特点,结合板形与辊耗问题,将带材的出口前张力与辊间压力横向分布都均匀作为目标函数,把保证所有被平整高强钢产品的机械性能满足产品大纲要求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套针对热轧高强钢平整机的工作辊与支承辊辊径参数设计模型.其研究结果对指导宝钢分公司1880 mm热轧平整机的工艺参数的确定与技术谈判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VC轧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针对VC轧机的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并以板形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一套新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设计出合适的工作辊与支承辊辊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了轧机的板形控制效果,改善了板形质量,降低了双边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1450热轧平整机辊型理论及工程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振华 《冶金设备》2006,(2):4-6,10
在兼顾板形精度与降低辊耗的基础上,以前张力与辊间压力横向分布均匀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一套新的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设计出合适的工作辊与支承辊辊型曲线,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不但提高了板形质量,而且使弯辊力的分布更趋合理,同时降低了工作辊辊耗,消除了支撑辊的啃肩、掉肉现象,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现场对焊接工艺的研究偏重于焊接电流、焊接热量的计算以及焊接原理的分析,而对焊缝厚度方面的研究则偏少,造成了焊缝质量控制不利的问题.在充分考虑了连退焊接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后,对焊缝厚度与搭接量、碾压轮压力、焊接电流、焊轮压力以及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连退焊接机组的焊缝厚度预...  相似文献   
5.
针对冷连轧升降速过程中轧制压力的波动造成冷连轧机组升降速阶段轧制不稳定和板形质量不佳等问题,为了减小轧制力波动,获得优质板形,在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及工艺特点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乳化液流量充足与不足两种情况下轧制速度的波动对轧制压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冷连轧升降速过程中板形演变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冷连轧机组升降速过程中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980 MPa级高强钢局部成形性能,采用万能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综合成形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路径的980 MPa高强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并评价了其扩孔及局部成形性能。结果表明,除了有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外,新型Q&T工艺的组织结构还存在回火马氏体中间相,铁素体和马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3.14μm和2.62μm,马氏体面积分数为61.0%,而传统工艺下为典型的铁素体及马氏体双相组织,铁素体和马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77μm和2.77μm,马氏体面积分数为35.8%。两种工艺伸长率相差不大,但屈服强度和扩孔率具有明显差异,新型Q&T工艺下获得了更高的屈强比及扩孔性能,得益于其更小铁素体晶粒尺寸及铁素体和马氏体硬度差。传统工艺下真实断裂应变(TFS)与真实均匀应变εu比值为7.0,而新型Q&T工艺下比值为15.2,因此新型Q&T工艺下具有更优异的局部成形特性。  相似文献   
7.
热镀锌连退过程C翘机理及其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胜  张文军  林威  顾清  白振华 《钢铁》2021,56(9):88-95
 为有效降低带钢C翘发生风险,提高其表面镀层均匀性,研究了热镀锌连退过程C翘形成机理。充分考虑到热镀锌连退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从弹塑性力学角度详细分析带钢C翘形成机理,并推导出C翘机理力学模型。采用条元法建立带钢C翘预报计算模型,并基于此采用优化递推法成功解决生产应用C翘预报模型难点。最后,在此基础上编制热镀锌机组连退过程带钢C翘预报软件应用于现场,并分别预报两种典型规格带钢在炉内不同工艺段板形翘曲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机组出口板形预报值与其实测值的偏差满足产品精度要求,该模型能实时预测炉内工艺段板形,为后续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作辊“长径比”大且辊径绝对值小的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产生较大水平挠曲的问题,在考虑设备与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作辊发生水平挠曲时的载荷分布情况,推导了新的辊间压扁系数模型,并以典型规格产品为例,定量分析了工作辊出现水平挠曲时,单一影响因素变化对辊间压扁系数的影响。为了验证模型,在完成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写了预报软件,并给出了现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热镀锌机组连续退火过程中带钢C翘导致镀层不均的问题,研究了热镀锌冷却过程核心工艺对带钢C翘板形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喷嘴冷却模型、喷嘴与带钢实际垂直距离分布模型等关键工艺模型,提出以翘曲抑制率、翘曲控制灵敏度为量化指标的C翘影响模型,给出了完整的风机关键工艺参数综合优化方法,实现了带钢精细化分区冷却控制。某热镀锌机组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机组出口带材翘曲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充分考虑到BPVC型八辊轧机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分析了BPVC型八辊轧机的结构特点与支承辊辊型径向调整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支承辊变凸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于BPVC型八辊轧机支承辊辊型对板形影响的模型,并选择典型规格产品定量分析了支承辊辊型对板形的影响;随后,从支承辊齿条伸缩量预设定和在线调整两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基于支承辊辊型径向调整的BPVC型八辊轧机板形控制模型,以某1450BPVC型八辊轧机为依托,开发了相应的支承辊齿条伸缩量设定软件,定量分析了支承辊辊型优化的效果,为该类机型轧机的板形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