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阳坳陷花沟CO2气藏形成与高青断裂活动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济阳坳陷花沟CO2气藏区高青断裂走向上不同区段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花沟CO2气藏所对应的高青断裂区段,在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活动性强,而气藏的东、西两侧,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断裂基本上不活动;花沟CO2气藏与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高青断裂活动性强的区段在平面上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花沟CO2气藏的运聚过程分为2个阶段,在第1阶段,幔源岩浆成因的CO2、N2和He等气体进入高青断裂后,在浮力或压差作用下向断裂顶端运移,并发生重力分异,由于断裂顶端封闭、两侧封堵,CO2、N2和He等气体在高青断裂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聚集,而在第2阶段,当CO2、N2和He等气体在断裂中聚集到一定程度,便在压力驱动下向断裂两侧砂岩储层运移,并在其中聚集成藏。认为气源断裂走向上活动性的差异决定着CO2气藏的平面分布位置,断裂活动性强的区段所对应的储层是CO2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  相似文献   
2.
致密气藏中压裂水平井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平井与无限导流裂缝的物理模型相结合 ,获得了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的简单方法 ;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 ,其中包括水平段长度、气层厚度、地层渗透率的各向异性以及人工裂缝的裂缝半长等。研究表明 ,在渗透率低于 0 .1× 10 - 3μm2 的致密气藏中 ,压裂裂缝表现为无限导流裂缝的假设是合理的 ;对于给定的气藏 ,存在最佳的水平段长度 ;裂缝半长对产能具有较大影响 ;水平井压裂适用于气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小、具有一定垂向渗透率的气藏。  相似文献   
3.
利用随钻测试与压力恢复资料,分析了NTl井所在断块的含油气情况。测试结果证明,该区地层渗透性好、存在非均质外边界,但存在气顶和底水。边界反映、地层压力快速下降及生产气油比迅速增大都说明该层储量有限,表现出透镜状油藏的特征。由于该区生油岩发育,下步勘探应重点对储、盖层进行评价。前期综合地质研究与及时的地层测试资料分析相配合,是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含烃流体流体势预测油气聚集区带在油气勘探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利用压力资料或从地震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流体势计算。本次工作中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资料来进行流体势计算。从而预测出临清坳陷德南洼陷油气聚集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热史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区内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采用岩石圈和盆地尺度相结合的分段线性热演化模型,对该区的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1)该区自古新世以来,热流的演化形态近似于“马鞍型”,中间有二次回升,但回升的幅度逐渐变小;古新世早期的大地热流值为83.6mW/m2,相当于现代活动裂谷的热流值,今大地热流值为63mw/m2,接近全球大地热流的平均值。(2)该区主力烃源岩经历了持续的受热过程,现今仍处于“生油窗口”内,在深度上具有较大的油气赋存空间,热演化背景十分理想。上述模拟结果可以用渤海湾盆地的裂谷演化模式进行较好的解释,并对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震地层学原理 ,在孔二段中识别出八种地震相单元。结合岩心、测井和各地震相单元所处的古地理位置 ,给予各地震相以沉积学的解释。指出孔二段发育两种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洼陷边缘 ,而湖泊体系则位于洼陷中心。综合分析表明 ,孔二段具有生烃和储集潜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质异常分析理论的复杂系数(C值)和组合熵(H值)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实际探测的测井数据(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等数据)进行归一化和地质异常的定量计算处理,可以充分揭示出油气层中的含油和含水差异程度,实现油水层的定量判别,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某井进行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浅层气藏是我国东部以产油为主的盆地中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气藏分布范围主要在埋深500-2000m。地下温压场控制了气藏的成藏动力学。当地层压力与油藏饱和压力之差低于3MPa,天然气会从石油或地层水中游离出来,形成气顶或纯气层。中、浅层气藏主要是次生气藏,天然气成因多样,其中油田伴生气是主要来源,其次,油藏中石油降解形成的甲烷气也是浅层气藏的气源。盖层控制了气藏的纵向分布,气藏的剩余压力低于盖层的突破压力是形成天然气聚集的必要条件,一般从埋深800m开始,泥岩盖层就开始具备了封盖能力。断层是天然气垂向运 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藏内的重力分异和沿断层及不整合面的运移分异是中、浅层气藏形成的机制,因此,中、浅层气藏在盆地中的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在油气源充足及存在一系列沿倾向连通的圈闭时,依据圈内的封闭机制会发生两种类型的差异聚集,油气藏的分布亦复杂化。  相似文献   
9.
突变理论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阐述了尖点突变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和累加尖点突变模型,提取其突跳势,突跳间隔,突跳时间等参数;然后将突变理论应用于油气检测,并探讨各其参数的地质意义,发现突跳势,突跳时间曲线与油气分布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花沟-高青气田是济阳坳陷唯一的纯气田, 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天然气藏, 以CO2气藏为主.气藏围绕青城凸起分布, 天然气组成呈东西分区特点(烃类气藏分布于东部-北部, 西部以CO2气藏为主), 这与凸起东邻博兴生烃洼陷以及西部火山活动强烈有关.西部气藏中CO2含量高达70%以上, δ13CCO2值范围为-3.4‰~-4.5‰, He气含量大于1%, 3 He/*$4 He比值为3.55×10-6~4.49×10-6, 为岩浆-幔源成因; 花501井馆陶组气藏CO2含量大于30%, 而N2含量大于50%, 系幔源成因为主的CO2-N2气藏.有利于形成CO2气藏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地幔隆起和超壳断裂-岩浆活动带.花沟-高青气田CO2气藏正处于上新世-中新世玄武岩分布区内, 每一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就是一次成气期和可能的成藏期.上新世是本区最主要的非烃类气体的成藏期.在岩浆活动以前形成并与气源断裂直接连通的构造为CO2气聚集的有利圈闭.与此相比, 莺歌海盆地CO2气不大可能是含钙砂泥岩的热解产物,其形成很可能与中新世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