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层构型表征是开发后期挖潜剩余油的重要手段,辫状河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但由于辫状河沉积机制复杂,砂体叠置关系多样,致使其内部构型模式复杂。针对辫状河储层构型的研究,在野外地质解剖、测井曲线识别、探地雷达分析以及室内模拟实验等多方面均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依据储层构型层次界面分析法,辫状河储层构型共划分出6级储层构型单元;其中主要的储层构型研究对象为3级和4级储层构型单元,研究内容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单砂体的沉积模式、构型参数表征,心滩内部增生体与夹层的发育模式及构型参数特征。辫状河储层构型主要受构造运动、河水能量、气候条件以及沉积基准面变化4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板桥地区板2油组为典型的凝析油气藏,其流体渗流机理及水驱特征复杂,致使开发调整工作难度较大。通过开展气液两相渗流实验,认为伴有相变过程的气液两相流体随着流动状态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相变和相间质量传递,流体的挥发与气液流动速度、状态以及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压力降低有利于液体挥发产生气体。实验表明降压注水开采过程中,当压力低于临界饱和压力时,气泡成为原油流动的阻力,合适的注水时机为压力降到泡点压力的87%以上。此外,气体作用的强弱对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二段沉积相分布与演化规律,为油气勘探寻找接替区,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沙河街组二段进行了砂层组划分与对比,进而圈定了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展布范围并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二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各砂组依次向南逐层超覆,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洼陷周缘凸起带附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河口砂坝与水下分流间湾。洼陷内部以滨浅湖滩坝为主,按其成因可分为正常砂质滩坝、砂岩-碳酸盐岩混积型滩坝以及风暴成因滩坝三类,不同类型砂坝分布规律各不相同。沙二段整体呈湖盆不断扩张、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扇三角洲分布减少而滩坝沉积规模不断扩大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结合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对轮南低凸起三叠系烃类聚集模式及控藏要素进行了研究。轮南低凸起是以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气藏为主、垂向上多套含油气层系叠置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虽然喜山早期运动诱发了区域性断裂活化,但在石炭系弱超压型隔挡层及潜山顶面断裂体系发育特征的联合约束下,下伏的奥陶系油气资源仅能沿着断垒带地区的深大断裂向浅部的三叠系圈闭发生限制型垂向输导调整。同时,虽然三叠系发育的3套砂体(对应3套油组)的孔渗及横向输导性能优越,但探井油气显示的统计分析发现中部斜坡带地区发育无油气显示带,表明轮南断垒带及桑塔木断垒带地区三叠系的油藏并无沟通;即使是在晚期构造反转作用下,由于三叠系圈闭的充满度较低、油气无法突破圈闭溢出点,导致三叠系的原油也从未发生过有效的南北向的层间运移。因此,三叠系油气藏的分布仅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断穿潜山面与三叠系底面的断裂发育区是三叠系油气藏勘探的潜在靶区。  相似文献   
5.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戴南组二段五亚段为研究对象,以岩心精细观察和岩石薄片镜下鉴定为主要手段,结合测录井资料解释等描述重力流沉积特征和岩相特征,综合考虑沉积特征、形成过程、支撑机理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划分重力流类型,根据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重力流类型和转化特征综合分析建立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主要发育碎屑流、浊流和液化流3种沉积物重力流和滑动-滑塌这一重要的斜坡沉积物重力流触发机制;其中以碎屑流最为常见,根据其沉积物粒度构成特征划分为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根据其物质来源划分为外源型碎屑流和内源型碎屑流。识别出8种重力流沉积岩相和4类重力流沉积典型岩相组合。建立了不同物源条件下的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包括断阶带物源方向的双断阶混源型、多断阶混源型和斜坡带物源方向的内源型模式。断阶带重力流来自物源老山,以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为主,所属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斜坡带重力流物源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以滑动-滑塌、液化流、砂质碎屑流、浊流为主,形成风暴浪基面之上的事件沉积体和深湖区的湖底扇。  相似文献   
6.
欢喜岭油田锦99块杜家台油藏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目前处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稠油油藏,其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强.为确定各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岩石分析、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化验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含油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为一套完整的水进体系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道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湖相泥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对储层含油性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和河道砂坝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油气聚集的有利沉积微相;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微相含油性较差.研究结果指明油田下一步勘探有利储集沉积砂体的方向,对油田后续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石英次生加大的点状式、环边式和多期式形貌,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将石英次生加大分为3期,其中第Ⅱ期在本区发育数量最多,含有一定量的有机包裹体,第Ⅰ期和第Ⅲ期见石英溶解现象。随石英次生加大期次的增加,加大边的宽度逐渐增大,对应的储层物性逐渐变差,但第Ⅲ期对应的孔隙度较前两期明显偏高。当大牛地气田的硅质胶结物含量大于3%时,将以孔隙充填为主,在第Ⅲ期石英次生加大之后,砂岩储层已完全致密化。在整体致密的背景下,碱性溶解作用形成的石英溶解型孔隙,为大牛地气田提供了大量的储集空间,是太原组二段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宋璠  侯加根  张震  苏妮娜 《测井技术》2009,33(6):589-592
沉积微相是沉积体系中最基本的沉积单元,而其沉积特征可以通过测井曲线来反映.以湖泊从发育到消亡的地质作用过程中所影响的地质体域将湖泊相划分为4个亚相:深水湖-半深水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亚相以及湖控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11个微相.通过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彤态与沉积特征的关系,详细分析了陆相湖泊各个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各微相的测井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9.
黄骅坳陷板桥油田板桥油层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板桥油田板桥油层沉积时期是黄骅坳陷断陷活动最强时期,湖盆迅速扩张使得盆地可容空间远大于沉积物补给,在油田的北区、中区形成了典型的深水重力流水道沉积,而南区受古地貌控制发育浅水滩坝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及测井相研究,在该区共识别出8种沉积微相。其中,重力流水道包括主水道、分支水道、水道侧翼和水道漫溢微相,滩坝沉积包括坝主体、坝侧缘、内缘滩和外缘滩微相。受湖盆扩张、沉积物源、古地貌及古气候等多种条件控制,垂向上沉积规模逐渐减小。沉积末期重力流水道仅在北区发育,弯曲分叉现象明显;南区滩坝沉积消亡。该区沉积特征及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沙湾组沉积相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的东北部,对该区沙湾组沉积环境、物源方向以及沉积相类型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分歧.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轻重矿物、粒度、微量元素分析等实验,结合测井相等方法对沉积相重新进行研究,认为该区主力产层沙湾组一段属于典型的水下沉积环境,砂体由北西和南西2个方向向油田中部交汇.沉积微相类型主要包括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由南西向北东展布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以及西部平行岸线局限分布的滩坝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