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体式显微镜等仪器对聚丙烯PC-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模试及中试聚合(均聚或共聚)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C-2催化剂粒径分布较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物理性质与国内外对比催化剂(二者分别由辽宁营口向阳化工厂和荷兰Basell公司生产)相当。对比模试及中试均聚可知,PC-2催化剂聚合活性高于国内外对比催化剂。通过中试共聚得到的聚合物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牌号为SP 179)相比,二者结合乙烯质量分数及橡胶相质量分数相当,前者总体性能达到了后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两种不同结构外给电子体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A),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B)对制备的均聚聚丙烯及共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分级法、黏度参数法测定了共聚聚丙烯中橡胶相含量、橡胶相及聚丙烯基体的黏均分子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聚聚丙烯中的橡胶相分布及尺寸。结果表明:与Donor-A相比,Donor-B的氢调敏感性较好,用其制备试样的熔体流动速率是Donor-A的1.8倍左右;而以Donor-A为外给电子体制备的试样刚韧平衡性较好,所制共聚聚丙烯的橡胶相黏均分子量较高,且橡胶相分布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聚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研究,包括聚丙烯塑料的共聚、接枝、交联等化学改性以及共混、增强、填充等物理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微孔复合材料因其较大的孔径及适宜的酸性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考察了Beta微晶晶化时间对Beta-KIT-6复合介微孔材料合成过程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及TEM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Beta微晶晶化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聚丙烯釜内合金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含量。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正庚烷作溶剂,OV-1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柱温20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5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量0.2μL。结果表明,测定各组分达到良好分离,待测物可在10min中内出峰,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可用于聚丙烯釜内合金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氮气吸附法对球形氯化镁载体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了自制球形氯化镁载体及国内同类球形氯化镁载体的孔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自制球形氯化镁载体和对比载体均具有中孔孔隙结构,且孔径分布比较均匀;与对比载体相比,自制球形氯化镁载体的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偏大,比表面积相对偏小。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琥珀酸酯为内给电子体,制备了用于丙烯聚合的MgCl2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结果表明,在AlEt3/TiCl4(摩尔比)为350时,丙烯本体聚合的活性最高,达到45.2 kg/g。在进行丙烯淤浆聚合时,随着内给电子体用量的增加,聚合活性增加;在外给电子体用量为2.7 mL时,聚合活性达到最大;聚合物的等规度随着外给电子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谢克锋  王霞  宋赛楠  刘强  薛山 《化工进展》2012,31(6):1255-1257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方法对TiCl4和其失去部分Cl原子后的离子[TiCl3]+、[TiCl2]2+、[TiCl]3+在β-MgCl2(110)面上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其吸附能、键长和电子云分布,发现TiCl4和β-MgCl(2110)面上作用力很弱,而只有TiCl4失去部分Cl原子后带上正电荷,才能与β-MgCl(2110)面形成强的化学键。  相似文献   
9.
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丙烯聚合用球形氯化镁载体的物相,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载体形貌,对载体粒径及粒径分布、孔结构、热重等进行了表征,并对载体负载得到的丙烯聚合用催化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试载体为醇镁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球形形态,粒径分布较窄,为中孔孔隙结构且孔径分布均匀;载体的醇、镁摩尔比为2.8~3.0,负载后,催化丙烯聚合的活性较高,所制聚丙烯的细粉含量低;中试载体的综合性能与自制小试载体及对比载体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0.
谢克锋  王霞  刘强  薛山  宋赛楠 《广东化工》2011,38(12):50+43
概述了目前主要多相催化聚丙烯的过程中,聚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是核-壳模型;多晶模型;聚合物流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