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79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7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尺度功能材料的功能取决于材料结构和组分的精确协同匹配,但如何实现微尺度空间上多样化材料结构的精确调控和功能组分的精确协同定位仍是一大挑战。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法可控构建新型微尺度功能材料的研究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微流控制备的微尺度相界面体系中材料结构和组分的精确协同匹配来设计构建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微尺度功能材料的新策略。首先介绍了以液滴状和液流状微尺度相界面体系为模板,分别可控构建具有多样化结构的功能微颗粒和微纤维的进展;然后介绍了以微通道受限空间内微尺度相界面体系为模板、原位可控构建微通道膜和功能微阀的进展。今后研究应关注于微尺度相界面体系的结构扩展创新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将智能高分子材料识别响应的微小刺激信号转化并放大为方便人们读取的信号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将智能高分子材料识别响应刺激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流量信号和光信号的检测技术。最后讨论了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应用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尹微虹  巨晓洁  谢锐  汪伟  刘壮  褚良银 《化工进展》2021,40(2):998-1007
分别利用单轴和同轴静电喷雾法成功制备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内核基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外壳基质的核壳型双重载药微球,其中,抗菌药物盐酸万古霉素(VA)被包封于微球外壳,促成骨药物地塞米松(DA)被负载于微球内核。对载药微球的形貌结构、物理性质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喷前体PVP浓度为80g/L时,单轴和同轴静电喷雾方法均可得到大小均一、球形良好的核壳型微球。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DA晶体被成功包封于核壳型微球后转变为无定形状态。基于PVP的水溶性和PLGA的缓慢降解特性,两种核壳型载药微球都实现了壳层VA快速释放、内核DA缓慢释放的梯级释药性能。本文制备得到的具有梯级释药性能的核壳型载药微球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秀  谢锐  汪伟  巨晓洁  刘壮  褚良银 《化工进展》2019,38(2):993-999
利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基材中共混氧化铝(Al2O3)纳米颗粒,其内部包封正十五烷的豆荚结构复合相变纤维。系统考察了Al2O3的含量对复合相变纤维的微观结构、相变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纤维的致密表面可将正十五烷良好地包封于其内部的独立腔室内,包封率约为30%。在PVB基材中添加Al2O3纳米颗粒对复合相变纤维的豆荚结构和相变焓均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相变纤维的导热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添加10% Al2O3纳米颗粒的复合相变纤维的表面温度比不含Al2O3纳米颗粒的相变纤维的表面温度升高更快,前者的熔融时间比后者缩短了25%。研究结果将为制备结构可控、具有良好、稳定导热性能和高效、快速调温性能的相变纤维提供重要的实验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层共挤出技术成功制备了3,5,9,17,33,65和129层不同白炭黑含量的软硬交替多层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交替多层结构对硅橡胶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所制备的交替多层硅橡胶具有规则的二维连续层状结构,且随着层数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之增加,抗压缩性能明显提高;与3层的硅橡胶试样相比,129层的硅橡胶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提升了42.5%和70.2%。  相似文献   
8.
智能膜的响应性能是其主要性能之一。本文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以孔壁排布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智能微球的单直膜孔为模型,定量系统地考察了智能微球的响应倍数以及微球尺寸与膜孔径的匹配性对膜温度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CFD模拟结果表明,当智能开关与膜孔径的相对比值一定时,温度响应开关系数随着微球响应倍数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当相对比值小于0.4时,实测的温度响应开关系数与固载量100%的模拟结果相吻合;而当相对比值大于0.4时,其与固载量为67%的模拟结果相吻合。通常当相对比值在0.4~0.65之间时,智能膜可以同时获得良好的温度响应性能和稳定的渗透性能。该研究结果可望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智能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鹏伟  杜文浩  邹琴  高俊  张熙 《油田化学》2018,35(4):592-596
为揭示水分散聚合方法制备的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复配物为交联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采用红外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结构,研究了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的降滤失性影响较小,但对产物在钻井液中的增黏作用影响显著。随AM和交联剂加量增加,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的增黏作用增强;存在对钻井液增黏作用最小的引发剂加量和AA与DMC摩尔比。采用水分散聚合方法可制备出平均粒径8.04μm(粒径范围2.43数53.72μm)的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该交联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具有显著的降滤失作用和一定的增黏作用,耐温性能优良,150℃高温老化不会降低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降滤失作用,但可降低对钻井液的增黏作用,减小其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泡沫排水是维持天然气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形成的井底积液极易污染储层,且污染物组成不明确,导致难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备合适的泡排药剂开展高效排水采气作业。本文以川西气田6口气井井底积液为样本,联合使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多种仪器建立了污染物分析方法,测定了积液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分析了污染物来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川西气田不同气井积液中各类污染物含量差别较大,污染物主要为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和凝析油。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井底积液,采用的泡排剂中应少加醇类或不加醇类物质,以减轻气井乳化物污染;采用抗盐性能较优异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泡排剂主要成分或用酸液溶解无机物可降低无机盐对泡排作业的影响;对于凝析油含量高的气井,可以用长链烷基氧化胺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泡排剂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