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69篇
  免费   2772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电工技术   37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195篇
化学工业   3807篇
金属工艺   2480篇
机械仪表   4070篇
建筑科学   7816篇
矿业工程   10227篇
能源动力   1761篇
轻工业   1954篇
水利工程   2531篇
石油天然气   5310篇
武器工业   501篇
无线电   26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56篇
冶金工业   1718篇
原子能技术   350篇
自动化技术   155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92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290篇
  2020年   1886篇
  2019年   1767篇
  2018年   750篇
  2017年   1333篇
  2016年   1470篇
  2015年   1870篇
  2014年   3721篇
  2013年   2778篇
  2012年   3257篇
  2011年   3124篇
  2010年   2729篇
  2009年   2824篇
  2008年   2924篇
  2007年   2534篇
  2006年   2276篇
  2005年   2211篇
  2004年   2149篇
  2003年   1877篇
  2002年   1728篇
  2001年   1468篇
  2000年   1308篇
  1999年   1047篇
  1998年   954篇
  1997年   827篇
  1996年   848篇
  1995年   670篇
  1994年   634篇
  1993年   580篇
  1992年   547篇
  1991年   477篇
  1990年   405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感应断层成像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成像技术,在脑出血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连续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磁感应 断层成像系统由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两种线圈组成,其中激励线圈只有一个,而检测线圈在以往的研究中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 个。 由于空间限制以及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如何在不损失成像准确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线圈的个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 义。 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仅使用 5 个检测线圈,分别检测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磁场信息的双向检测成像方法。 进行了含有半 径为 15 mm 的单个异质体和半径分别为 7 和 15 mm 的两个异质体的复杂头部模型仿真实验和异质体检测的仿体实验,结果均 表明双向检测成像方式不仅可以抵消检测线圈个数减少带来的影响,而且具有更高的抗噪性能和成像准确度,从而为推动 MIT 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轴向出流的单腔有阀压电泵。泵体结构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固定压电振子的上盖、带有腔体结构和被动截止阀的中间体及起压紧和密封作用的下盖。轴向出流的单腔压电泵的结构是将进口阀安装在圆柱形腔体的中心位置,保证进口管的轴线与压电振子垂直,出口阀安装在泵腔外,通过导流槽与泵腔连接,形成轴向进出流方式。将轴向出流的单腔压电泵和早期设计的侧向出流压电泵进行输出性能测试,试验发现,在低频工作阶段,侧向出流的单腔压电泵输出效果要略高于轴向出流,在高频工作阶段,后者要高于前者,而在整个40~400 Hz测试范围内,后者输出的液体压力都要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断层错动对隧道及围岩的损伤机理及破坏特性,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依托,通过开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黏滑错动模型试验,并采用ABAQUS进行数值建模,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过程中,衬砌主要发生受拉破坏,局部位置衬砌受压破坏;衬砌发生变形及破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破碎带范围内,以错动面处衬砌变形、破坏最为突出,衬砌的变形随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衬砌横断面内拱顶、右腰位置破坏最为严重;断层错动起始时刻,破碎带中间部位拱顶处衬砌拉损伤已经达到较高量级,衬砌局部开裂破坏,随着断层错动量的增加,损伤不断累积,当错动量达25 mm(相当于实际错动量1 m)时,衬砌整体损伤已累积到较高量级,此时衬砌的破坏接近试验的最终状况.岩体的破裂区域主要集中在距错动面两侧30 cm范围内,围岩变形随着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为使油田井筒传热问题的研究结果能更加精准地指导工程实践,须建立高精度井筒传热模型.本文综述了建模中涉及的井筒温度场模型、井筒多相垂直管流压降模型以及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其中井筒温度场模型研究方法又分为半瞬态法和全瞬态法.在RAMEY等的原始模型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们建立了考虑井液相变、井液与管壁的摩擦和焦耳-汤普森效应等前人忽略掉的众多因素的模型,且模型依然具有计算简便的特点,在指导工程实际问题时可供合理选择并联系实际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煤矿开采到一定的深度后,为有效的应对煤矿延伸到深部后造成高地压巷道的支护问题,本文首先针对锚索的锚固机理和结构以及工艺开展了基础性的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而制定了根据孔壁注浆锚索为基础核心用于高地压巷道的锚索支护相应的技术,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深部锚索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循环冲击状态下砂岩力学及损伤特性,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红砂岩进行不同入射幅值的循环冲击试验,通过Weibull分布统计损伤模型分析了红砂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90 MPa入射应力进行循环冲击试验时,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动态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应变以及平均应变率则正好相反,第一次冲击有助于提高红砂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入射幅值的增大,当以100 MPa、110 MPa、120 MPa入射应力冲击时,动态强度、变形模量和循环次数逐渐减小,最大应变和平均应变率逐渐增大,基于Weibull分布的损伤模型可以反映此材料的损伤演化特性,累积损伤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累积单位体积吸收能与累积损伤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岩样出现失稳破坏为大块时的累积损伤均在0.8左右,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为矿山岩体安全防护及正确评价岩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灾害事故中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占据首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笔者开展了顶板岩性、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大面积切顶压架3种类型。系统分析了各类型顶板灾害的发生特点及致灾原因:片帮冒顶多发生于松软煤岩体,采煤方法不合理及管理不当的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一般为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瞬时垮落所致;大面积切顶压架主要发生在薄基岩浅埋深工作面或顶板累积下沉量大引起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的工作面。针对我国顶板灾害监测与防治,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灾害全景监测预警技术架构,即采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远场顶板活动,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顶板运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煤壁片帮时空演化,通过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动态掌握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支架工况,实现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提出了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顶板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工作面开采前确定合理采煤方法,合理工作面布置方式,科学开采参数及优化设备选型配套,这是防治顶板灾害的核心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保持支架良好的工况辅以顶板弱化技术,进而实现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极绳绞车在使用过程压绳装置存在容易跳绳、设备容易松动的问题,通过对压绳装置受力、改进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提出对压绳装置进行改进的措施.提出的压绳装置改进措施简单、实用性强,在井下即可完成改进操作.改进完成并现场应用后发现,压绳装置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无极绳绞车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钻井深度的不断加深,页岩地层的井下复杂情况增加,通常表现为井壁崩落掉块.针对泸州区块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开展了水平井井壁崩落失稳研究,制定了井下工况下力学加卸载模拟实验方案,分析了围压加卸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深层脆性页岩水平井井壁崩落失稳模型.研究表明:龙马溪组深层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脆性强,但层理缝较为发育,井底压力环境下容易沿层理缝发生脆性劈裂破坏;不同工况下井底有效液柱压力变化明显,井底激动压力变化越迅速,越容易引起井壁岩石沿层理缝发生崩落掉块;根据理论模拟结果,起钻、停钻停泵后,水平井段上、下井壁的页岩受拉应力,将会发生小范围拉伸崩落.研究结果对深层脆性页岩水平井安全钻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