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244篇
金属工艺   166篇
机械仪表   492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6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8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1,47(19):27342-27350
The (CrAlTiNbV)Nx coatings are fabricated by controlling the substrate bias via magnetron sputtering method. Under low substrate bias, the coating tends to form a loose columnar crystal structure with (200) preferred orientation. However, when the substrate bias increases, the coating transforms into a dense nano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the (111) orientation is enhanced. As the substrate bias increases,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hardness of the coating gradually increase, while the adhesion strength decreases slightly. Fric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possesses the lowest 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 (about 0.06) and wear rate (8.7 × 10-9 mm3/N·m) in 4050# aviation lubricant, which is achieved under the substrate bias of -96 V and -126 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
对空压机润滑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润滑油压力调节机构,保证了空压机在高油温时油压正常,为空压机运动件提供充分润滑,从而提高空压机运行的可靠性。实验证明了该机构是可靠的,为空压机润滑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针刺耐火纤维用膏体表面润滑剂的研制过程,得到了用柴油/甘油混合溶剂与十八伯胺醋酸盐制作针刺耐火纤维用膏体表面润滑剂的结论。各物料的具体配比为柴油:甘油:十八伯胺醋酸盐=7.5~15∶67.5~60∶25(重量比)。其制作过程可以用十八伯胺和醋酸在柴油中合成后加入甘油调制,也可直接用十八伯胺醋酸盐按比例直接加热配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废润滑油劣化成色机理,对以吸附法、加氢法、絮凝脱色法为主的废润滑油脱色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各类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脱色原理出发,结合具体的废润滑油脱色应用,评述了相关的废润滑油脱色技术的脱色效率、应用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废润滑油脱色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使用季戊四醇改性三氯化铝催化剂,对C12-C14的内烯烃的齐聚反应进行研究,对反应过程中的三氯化铝用量,改性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齐聚物的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三氯化铝用量2%,改性剂季戊四醇用量0.25%,水浴反应加热温℃度,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以C12-C14内烯烃为反应主原料合成了聚烯烃合成油,对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此质量分数的C12-C14的内烯烃,可以合成100℃黏度为7.15 mm2·s-1。粘度指数为133和凝点-39℃的聚烯烃合成油,其收率为78%,具有黏度低,凝点低和黏度指数高的特点,是高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6.
仿生猪笼草结构的超滑表面(LIS/SLIPS)是一种通过将低表面能液体注入微纳孔而形成的固液复合结构,其具有优异的疏液、不粘附、自修复等特性,成为表界面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超滑表面制备过程中的经验、争议、误解与盲点,并讨论了超滑表面可能产生的失效。通过对比超滑表面与超疏水涂层结构的差异,分析了超滑涂层在滑动性、稳定性、自修复性等方面与超疏水的联系、区别以及超滑涂层表面四个相态间的作用关系,总结出超滑涂层设计的基本物理模型。从超滑涂层制备工艺,包括基底制备、基底修饰、润滑油选择、润滑油灌注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了超滑表面制备要点及选材标准,并讨论了超滑表面制备工艺存在的诸多争议。研究发现,超滑表面多孔结构的粗糙度对于形成稳定界面至关重要,有着其特殊的尺寸范围。为了追求疏液性能而选取表面能过低的润滑油不可取,过低表面能反而会引起cloak效应,最终导致油膜流失,而如何将润滑油完全填充到多孔结构中也被许多学者忽视,并且不合理的设计制备以及服役环境也将造成超滑表面的失效。最后展望了未来超滑表面制备应朝着工艺简化、性能稳定长效、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润滑油真空分离与聚结分离脱水的工作原理及试验方法,选取L-TSA46汽轮机油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量高于约2×10-4采用聚结分离比采用真空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当含水量低于约2×10-4采用真空分离比采用聚结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当含水量低于6×10-5则只能采用真空分离。  相似文献   
8.
等温压缩过程理论上可大幅降低制冷压缩机的功耗,通过对压缩机分别进行绝热压缩过程和近似等温压缩过程的数值模拟,明确了等温压缩可以节省的压缩机输入功耗。研究了通过润滑油系统冷却压缩机实现近似等温的工程方法,并通过润滑油冷却系统的试验确定最优的注油量,为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节能减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quantifies the influence of Al2O3 nanoparticles on the pool boiling performance of R134a/polyolester mixtures on a Turbo-BII-HP boiling surface. Nanolubricants with 10 nm diameter Al2O3 nanoparticles of various volume fractions (1.6%, 2.3%, and 5.1%) in the base polyolester lubricant were mixed with R134a at two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0.5% and 1%). The study showed that nanolubricants can improve R134a boiling on a reentrant cavity surface as long as the nanoparticles remain well dispersed in the lubricant and are at sufficiently large concentration. For example, three of the refrigerant/nanolubricant mixtures with the smallest nanoparticle mass fraction exhibited average enhancements over the entire heat flux range of approximately 10%. However, when the nanoparticle mass fraction was increased to a point that likely encouraged agglomeration, an average heat transfer degradation of approximately 14% resulted. An existing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裸钢板及其涂润滑油的钢板表面进行接触角测试、表面自由能计算,进而研究润滑油对其界面粘合功与接头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润滑油对钢板单搭胶接接头在水浴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影响。结果发现:润滑油极大地提高了钢板与胶粘剂间界面结合能中的极性分量,从而略微提高了钢板胶接接头强度,改善了接头失效模式。在水浴环境下,由于扩散到界面处的水分子对氢键的破坏及对极性分子的溶解,接头强度急剧下降,界面失效面积增加。润滑油主要增加了界面结合能中极易被水分子破坏的极性分量,因而对钢板胶接接头水浴环境腐蚀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