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发生的原因、理论主张和理论来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均与近代日本有着很大关系,留日知识分子是这一文化思潮的主要发动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出现与近代日本国内的国民性讨论和抨击中国国民性弊端的言论有密切关系.近代中国留日人士萌发"以武强国"、"铁血救亡"的想法,与他们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殊体验有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国人奴性的批判,对“瞒和骗”的批判,对冷漠自私的看客心理的批判,对国民精神愚昧、麻木状态的批判等。穿越历史的时空,鲁迅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继承和弘扬鲁迅的这一思想: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鼓舞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实现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唐山撰文 《能源》2012,(5):105-105
这是一本通俗的“论日本”著作,作者内田树试图用“边境”来概括日本国民性。所谓边境,是指日本文明并非内生,而是先后向中国、西方学习后才形成的,这就造成了独特的国民性,比如不问对错,不加判断,先照单全收,放弃价值判断,只看实际效果。因为只有文明中心的人才考虑价值冲突问题,作为边境人,看别人怎么做,自己模仿就行。  相似文献   
4.
王跃文官场小说《国画》是一部承接鲁迅国民性批判精神的力作;作品中主人公朱怀镜貌似堂皇的种种“官场智慧”中,隐伏的是严重的国民劣根性,这一灰色官员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中国当代文学国民性批判主题日渐被悬置的背景下,《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阿Q正传》与《活着》两本小说的主人公阿Q及福贵的分析,探讨了对于同一个人物不同作家出于不同目的的不同写法,进而分析了启蒙叙事对于个人话语的压抑及个人叙事对社会批判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木梓 《信息网络》2007,(12):60-61
在应对挑战、动手能力、创造力、等级观念等诸多方面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明显不同。中美两国的新生儿,其行为和能力都差不多。但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抚养教育  相似文献   
7.
文化在碰撞中更易窥探到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本色。文章把握民族文化特性,挖掘民族文化潜能,显示其各国国民性格之情趣。文中还突出整体性文化的客观比较,并加以鉴别和评价。中西方文化产生的渊源不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同,演化的社会环境不同。故造成人生的价值目标、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1)
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特性》是西方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最早、最有影响的著作。在本书中,明恩溥准确把握住了近代中国国民性的某些基本方面。然而,他对中国人某些特性的分析有失公允。一则,他常使用极端的事例证实自己对中国人的看法;此外,他竟然使用低沉的笔调来描写中国人的优点。虽然明恩溥对中国人特性的一些分析有失偏颇,其观点仍然引起了有关国人的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9.
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本着“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在他的小说中始终演绎着普通人的人生,实践着他的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愿望,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了这些普通人的人生悲剧,对整个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予以无情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斗转星移,转眼年终将至,随着冷空气的如期而至,北京上周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11度,2008年的严冬已宣告到来。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想象明媚的炉火似乎有些画饼充饥,然而事实比想象更惨烈。当下吸收信息比海绵还要快的人们已经记住了这个2008。虽然我们见过雪灾,见过洪水,还有台风、地震,虽然我们同样经历了奥运会的荣耀与国民性集体回归的感动,但我们还是要经历这个似乎与我们无关但实际岌岌可危的生存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