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0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lexible scintillating fib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X-ray radiation monitoring and high-resolution medical imaging, while construction of scintillating fiber derived from the commercial material system meet with limited success. Here, we report the design and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f the Ce-activated lutetium aluminum silicate glass, nanostructured glass, and fiber, and explore their scintillating properties. The scintillating glass with optimized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is determined.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lutetium aluminum silicate glass is studied and the nanostructured glass embedded with orthorhombic Lu2Si2O7 phase i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mportantly, the crystalline layer thickness of the nanostructured glass can be finely tuned and ~172.89% enhancement in the scintillating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Furthermore, the fiber with large sized core is fabricated and its radiation response properties a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exhibits high sensitivity and its scintillating emission is lineally dependent on the X-ray power,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radiation detection.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核医学广泛关注的新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的国产规模化,利用中国绵阳反应堆(CMRR)进行无载体(n.c.a.)177Lu的制备工艺研究。在常规的镧系树脂分离纯化177Lu的流程中加入可以吸附洗脱液中金属离子的DGA树脂柱,并通过特殊的流路连接方式,实现淋洗镧系树脂柱洗脱液的“在线”循环。示踪实验和三次生产流程验证表明,第一级分离的废液量降低>86%。质检分析表明,循环淋洗技术制备的无载体177Lu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研究表明,该技术显著降低了镧系树脂分离无载体177Lu中的放射性酸废液总量,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朱宁宁 《建筑师》2018,(2):46-50
《新编鲁般营造正式》中详细记载了门尺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其应用规则,以此为线索解读民间传统匠人的营造技术和营造思想。  相似文献   
4.
5.
泸203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南部泸县—长宁页岩气区块的1口重点超深页岩气探井,实际完钻井深达5 600 m,测试日产气量为137.9×10~4 m~3,成为目前国内首口单井测试日产量超百万立方米的页岩气井。为了给深层页岩气井优快钻井提供借鉴和经验,以泸203井为例,在分析储层特征对钻井要求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保障该井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井身质量、优质储层钻遇率、快速钻进以及降低复杂事故率的优快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旋转导向工具并配合钻柱扭摆系统钻进,减少了滑动定向钻进进尺,成功地控制了钻具托压现象,大幅度降低了定向辅助时间;(2)实施的4种削减钻具振动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水平段钻进中螺杆故障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钻井速度;(3)采用近钻头伽马测量系统实时追踪储层,控制轨迹在优质产层内钻进,保证了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4)优配钻井装备及高密度的油基钻井液的应用保证了井下动力钻具的动力和井眼携砂的需求以及钻井液性能的净化,确保了井眼畅通、保持了井壁稳定,起到了提高钻井速度的重要作用。结论认为,泸203井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技术思路,采取先打直导眼再侧钻水平井的方式,优质页岩储层钻遇率达到100%,该井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四川盆地新区块超深页岩气水平井配套优快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和亚磷酸为原料合成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甲撑膦酸(DOTMP),并对其进行了177Lu标记;观察了177Lu-DOTMP在骨转移癌模型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显像。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77Lu-DOTMP可以选择性地在骨组织吸收,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而且在血中清除较快,在其它脏器只有少量的摄取。日本大耳兔显像结果显示:177Lu-DOTMP主要聚集于膀胱组织,即177Lu-DOTMP主要通过肾排泄;注射后22 h 骨骼放射性摄取明显,46 h骨骼中放射性积聚更多。以上结果表明,177Lu-DOTMP具有良好的骨靶向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Ba4Sm9.33Ti18O54微波介质陶瓷为基础,掺杂Lu2O3进行改性,形成固溶式为Ba4(Sm1–yLuy)9.33Ti18O54的结构。结果表明,掺杂Lu2O3能很好地把Ba4Sm9.33Ti18O54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降至1 260℃,当y=0.05时Ba4Sm9.33Ti18O54为类钨青铜结构,能得到介电性能较佳的微波介质陶瓷:4.33GHz时εr约为76,Q.f约为2532,τf为–42×10–6/℃;y<0.5时生成了类钨青铜结构晶相,y≥0.5主晶相变成烧绿石相,不具备介电性。  相似文献   
8.
谢丽仪 《城市建筑》2014,(21):54-55
黄山鲁森林公园位于南沙区的中心城区(小南沙)内,是南沙区中心城区的生态绿色核心,是都市中珍贵的绿色资源。整个公园占地约1200多公顷,主峰海拔295 m是广州南部地区的最高峰,是广州地区最大的开放式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9.
杨琴  刘兵 《科普研究》2014,9(6):82-89
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纵观卢作孚的一生,可以发现他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教育家和科学传播者。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归纳了卢作孚科学教育内容和实践,并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Over the last century many individuals with exceptional memory have been studied and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his article studies Chao Lu, who set a Guinness World Record by memorizing 67,890 decimals of pi. Chao Lu’s superior self-paced memorization of digits is shown through analyses of study times and verbal reports to be mediated by mnemonic encoding and retrieval processes. Furthermore, Chao Lu’s development of his superior memory for decimals of pi is consistent with his engagement in thousands of hours of memorization.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studied memorists, who have digit spans over 15 digits, Chao Lu exhibited a digit span in only the normal range. Implicatio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memorization skills and associated practice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