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叙述语言因叙述视角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审美功能,像全能视角的叙述语言注重讲故事的传奇性和超越性,提供全方位的审美感知。而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叙述语言则注重叙事的外在客观真实性和内在主观真实性,追求典型、深刻、细腻、传神的本真效果,是拓展型的审美品味和原生态的审美透视。中国小说叙述语言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突出而又独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Art and architecture have a strong tradition of humanism in which man and the human body are the centre and measure of all things. Maria Fernández describes the work of artist Rafael Lozano-Hemmer whose work transgresses and challenges these preconceptions through performance, seeking to expose the body and society's receptivity to instability, fluctuation and re-imagining.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从旧伦理基础和新伦理基础入手,分析了清代前期小说中的幻灭感及其内涵:在前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儒家仁政理想及科举梦的幻灭;在后一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有情世界的破碎、真人的泯灭及情的幻灭。最后从个体生存角度重新评价了这类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对移民初入美国所遭遇的文化冲突所引起的困惑,生存艰难中关好的人性品质以及移民的乡愁情结都有所反映.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严歌苓对边缘人物的疑惑、焦灼、无奈和苦闷作了细致的刻画.她创造的移民形象,不论对于中国文学还是对于世界文学,都是一个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对传统民俗风情深入细致的描写,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风俗习惯,不仅再现了具有地域、时代特色的民俗,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使故事得以顺利发展的环境,为人物的形象的塑造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仙道小说在时间观上秉承了老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追求道的无止境才能得到永生;在空间观上,仙道小说中的仙境有的很宏大,可视为道的境界的一种实物载体,有的很微小,蕴藏在壶、枕等器物之中,这是从老庄惯用的逆向思维中汲取了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7.
巫术是神怪小说情节构建甚至整部作品创作构思的原发点和内在动力,它为神怪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神秘的母题和原型。巫术小说的叙述逻辑一般遵循禁忌-禳解和交感巫术原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美国黑人文学各个阶段的主要小说入手,以时间为序,结合美国的历史背景,揭示美国黑人小说主题由血泪史到抗议再到自省的嬗变过程,并兼及其艺术手法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理解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描写是阅读她作品的关键点,在她的乡土小说中,包含着对生命意象和死亡意象的描写。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能逐渐的发现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后期,城市经济与文化持续发展,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雕版印刷业迎来了发展高峰,刻印书籍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刻印技术之先进是前代无法想象的。坊刻迎合市民意识高涨、市民文化日趋多元的社会需要,组织创作、编纂、刊刻了大量通俗小说,为通俗小说的发生流传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促进了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