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阻尼合金在兵器上的潜在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定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7(3):63-70
高阻尼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它用于结构件时具有明显的降噪减震效果。文中简述了该种合金的发展过程,分类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兵器工业上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降噪技术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波降噪含模极大值、尺度空间滤波、域值滤波三种方法.域值滤波法只对低频部分进一步分解,不考虑高频部分,因而用小波函数进行处理.域值滤波方法的处理过程为: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小波分解高频系数的域值量化;信号重组.对潜艇获得的测量方位信号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噪声源的识别及降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部分缸熄火的方法对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进行了分离,在表面辐射噪声源的识别上,通过表面振动识别,找到了噪声辐射的主要部件。针对现有柴油机的燃烧状况,对供油提前角进行了调整,降低了燃烧噪声。通过加装扭振减振器,使得曲轴扭振明显减小。改进油底壳对柴油机辐射噪声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能球磨对碳热还原合成氮化铝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氧化铝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铝高能球磨几分钟后,晶粒细化至纳米级,随球磨时间增加,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点阵畸变持续增加。氧化铝经球磨后,对碳热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能球磨氧化铝20h,碳热还原反应开始温度降至1000℃左右,完全反应的温度降至1250℃。球磨产生的机械化学作用,如晶粒细化、晶格畸变和大量缺陷及表面断键作用,是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化晶粒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不是球磨促进反应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5.
超声速流动中底部排气减阻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超声速流动中底部排气减阻特性,采用高精度的AUSMPW+迎风格式、k-ω SST湍流模型、8组分12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二阶矩湍流燃烧模型耦合求解三维带化学反应的Navier-Stokes方程。在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经过验证后,对超声速流动底部排真实气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排气参数的增大,底压比将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当排气参数较小时,底压比基本不随排气面积的改变而改变。当排气参数较大时,底压比随着排气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最佳排气减阻区内,提高排气总温对提高底压比是有利的;底部排气中富燃气体含量越高,则二次燃烧越强,有利于提高底压比。研究结果可为底部排气弹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流场控制减阻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仿生凹坑表面旋成体与光滑旋成体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解释了仿生凹坑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原因以及对旋成体近壁区边界层的控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来流马赫数为0.4时置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减小了旋成体8.05%的摩擦阻力,1.9%的压差阻力,总阻力减小了6.24%;仿生凹坑表面通过减小壁面的速度梯度和湍流强度减小摩擦阻力,通过减弱外部气流对旋咸体截尾底部气流的抽吸作用减小底部阻力;凹坑表面对边界层的控制行为表现为凹坑内部的低速旋转气流造成了凹坑内部气流与凹坑外部气流的气一气接触,形成涡垫效应;同时,旋转气流在凹坑底部产生的摩擦阻力作为一种附加动力产生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高阻尼铝合金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铸造Al-Zn合金进行成分、力学、阻尼性能检测分析 ,同时对该合金与常规的铸造铝合金以及具有高阻尼性能的锌合金进行对比研究。该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力学性能、阻尼性能 ,成本低廉 ,铸造工艺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局域波降噪和双谱分析的自动机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特征提取是机械故障诊断的关键,能否准确地提取出反映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特征信息,直接影响到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预报的可靠性。自动机表面的振动信号成分复杂,除了含有丰富的零部件运动状态信息外,也存在着大量的噪声成分。只有有效地去除干扰信息,才能对信号做出正确地评估和分析。自动机表面的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短时冲击特性,是一种典型的非高斯、非线性信号。高阶谱分析,特别是双谱分析,在处理非高斯信号和识别非线性系统故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将局域波理论和双谱分析相结合,对自动机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其应用在自动机故障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规则获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鉴于已有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规则获取方法存在不足,如得到规则较少、规则正确率不高等,定义优势决策辨识集和辨识矩阵,给出优势决策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方法;引入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方法将对象进行优劣排序,并结合决策属性剔除不合理对象,将不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转化为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提出协调优势决策信息系统的规则获取方法,该方法符合自然推理过程,直观性强,在充分挖掘系统蕴含信息的基础上,保证了规则的正确性;将该规则获取方法应用于雷达对抗目标威胁评估简单可行,并为解决属性含有“偏好信息”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