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2篇
  免费   1317篇
  国内免费   906篇
电工技术   134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56篇
化学工业   1360篇
金属工艺   400篇
机械仪表   1045篇
建筑科学   1495篇
矿业工程   638篇
能源动力   680篇
轻工业   1333篇
水利工程   719篇
石油天然气   1389篇
武器工业   169篇
无线电   7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5篇
冶金工业   585篇
原子能技术   186篇
自动化技术   174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750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933篇
  2005年   875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cooling power and high efficiency 4.2 K two stage G-M cryocooler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given its broad applications in low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MRI, infrared detector and cryogenic electronics. A high efficiency 1.5 W/4.2 K pneumatic-drive G-M cryocooler has recently been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ARS. The effect of expansion volume rate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 typical cooling performance of 1.5 W/4.2 K has been achieved, and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stage is 2.46 K. The steady input power of the compressor at 60 Hz is 6.8 kW, while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rotary valve is 30 rpm. A maximum cooling power of 1.75 W/4.2 K has been obtained in test runs.  相似文献   
2.
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一种腐蚀阴极尖端的新方法,使得对阴极常用金属材料(W,Mo,Ir,Ta等)制作的阴极尖端的腐蚀效果明显,针尖对称性和重复性都很好,成品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daptive pole‐placement control problem for system (1) with unmodelled dynamics ηn dominated by a small constant ε multiplied by a quantity independent of ε but tending to infinity as the past input, output, and noise grow. Using bounded external excitation and randomly varying truncation techniques, we give a design method of adaptive pole‐placement controller. It is shown that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globally stable, the estimation error for the parameter contained in the modelled part is of order ε, and the closed‐loop system under the adaptive pole‐placement control law is suboptimal in the sense of $$\mathop{\lim\sup}\limits_{{n\to\infty }}{1\over n}\mathop{\sum}\limits_{i=0}^n{\left({A^{*}(z)y_{n}‐L(z)C(z)w_{n}‐B(z)R(z)y_{n}^{*}}\right)^{2}{\leq}O({\varepsilon}^{2})+\gamma^{2}\mathop{\sum}\limits_{j=1}^q{b_{j}^{2}}}$$\nopagenumbers\end while the SPR condition used usually in other papers is replaced by a stability condition.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
对韶钢炼铁厂4号高炉炉况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较差,精料水平低,同时,高炉操作不能完全适应原材料条件.按照上稳下活工艺的原则,采取合理鼓风动能、活跃炉缸工作状态、稳定热制度、合理中部冷却强度、炉顶小高压操作以及使用上部调节手段等一系列措施,使高炉的炉况顺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相应的进步.2001年利用系数达3.024 t/m3·d,焦比达441 kg/t.  相似文献   
5.
利用K2 +2 ,Ca2 +/ /SO2 -4 ,Cl2 -2 ,NH3—H2 O混合体系相图作为工艺指导 ,进行硫酸钙制取硫酸钾工艺的相图研究和分析 ,确定实验优选因素及水平并进行正交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得出新的结论。合适的工艺条件为 :氨浓度为 40 % ,配料比n( 2KCl) :n(CaSO4 ·2H2 O)为 1:1,反应温度为 5℃ ,反应时间为 1h。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变步长ICA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互信息极小的优化判据,基于估计函数期望平方准则、外点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思想,本文导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独立分量分析(ICA)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克服了固定步长在分离矩阵推导过程中出现的稳态失调问题,比基于模拟退火步长的ICA算法有更快的仞始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分离精度。同时,该算法还具有较好的时变系统跟踪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证实了其可以有效地提高ICA的自适虚性,更准确地完成盲信号分离。  相似文献   
7.
We introduce a stabilized treatment of spectral methods. The condition number of the spectral systems is highly improved. Elliptic and biharmonic problems are considered. Suitable interpolants in the case of inhomogeneous Dirichlet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For a direct solver the improvements with respect to rounding error propagation are numerically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油气聚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自新生代以来,曾先后受到不同方向张应力的作用,造成了不同时期构造体系的交叉叠合.中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强烈,并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平凹陷的剧烈断裂和断陷活动始于始新世,并在同期沉积了巨厚的文昌组.晚渐新世以后,由于断裂活动非常微弱,在成熟的烃源岩与其上地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油源断层,因而自生自储、近距离运移可能是开平凹陷油气聚集的基本特征.在凹陷内部,因重力滑动和欠压实泥岩共同作用所形成的KPll-1构造带可能是该区最具有油气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用扩展边界条件方法对分形粗糙良导体面及介质面的电磁散射问题进行了分析。用推广的Floquet模式,在分界面处将场分量用Fourier级数展开,根据边界条件及扩展边界条件得到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散射场的幅度分量的表达式。用其它近似方法(Kirchhoff和Rayleigh方法)及能量守恒准则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弹性杆与水下壳体接触冲击问题进行了研究,用有限元法模拟壳体,边界无法模拟无限域流体,通过温面上的耦合条件进行联立求解,文中给出了典型算例,并进行了有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