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8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27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0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 model of a hypertorus communication grid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form of an infinite Petri net. A grid cell represents either a packet switching device or a bioplast cell. A parametric expression is obtained to allow a finite specification of an infinite Petri net. To prove properties of an ide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we derive an infinite Diophantine system of equations from it, which is subsequently solved. Then we present the programs htgen and ht-mcrl2-gen, developed in the C language, which generate Petri net and process algebra models of a hypertorus with a given number of dimensions and grid size. These are the inputs for the respective modeling tools Tina and mCRL2, which provide model visualization, step simulation, state space generation and reduc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techniques. Benchmarks to compare the two approaches are obtained. An ad-hoc induction-like technique on invariants, obtained for a series of generated models, allows the calculation of a solution of the Diophantine system in a parametric form. It is proven that the basic solutions of the infinite system have been found and that the infinite Petri net is bounded and conservative. Some remarks regarding liveness and liveness enforcing technique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
马艳芳 《计算机工程》2015,(2):47-51,56
在一些特殊领域中需要建立一定的实验环境对软件性能进行测试,因此实验环境与实际环境之间的近似程度对软件的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为建立环境之间的近似度量,在进程代数理论基础上,根据软件与环境的交互程度,利用拓扑度量和论域理论中的偏序关系,建立实验环境之间近似程度的量化模型。根据软件与环境之间的部分交互,建立实验环境之间近似程度的度量模型。通过实例对度量模型进行说明,并证明度量模型的代数性质。  相似文献   
4.
侯金奎  王磊 《计算机应用》2015,35(6):1773-1779
针对Web服务的组合与验证问题,在范畴理论描述框架的基础上,引入进程代数描述服务组件的外部行为,为Web服务系统的架构描述建立了一种形式化的语义模型。Web服务作为范畴理论中的对象节点,服务间的交互和组合关系作为态射,从而以范畴图表的形式来描述服务网络。在形式化定义服务接口、Web服务、服务组合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讨论了服务组合和交互过程中的语义特性,给出了Web服务可替代性和服务请求可满足性的形式化定义。实例研究表明,该框架增强了Web服务架构的语义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效应代数上的T-模糊滤子的一些问题。利用水平截集及范数的方法获得了一些相关的结果,推广了效应代数模糊滤子的一些结果,得到存在一个映射使得效应代数的所有T-模糊滤子与这个效应代数的T-同余关系对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STL(标准模板库)模型投影轮廓的连续切割技术对EPS(聚苯乙烯)建筑模型加工进行研究,提出了分组矩阵切片算法,并在每组中建立局部拓扑关系提高分层切片的效率,结合截面轮廓求并算法,应用于投影轮廓连续切割技术,解决了非对称曲面在加工过程中与热丝的干涉难题。开发出基于STL模型投影轮廓轨迹的自动编程系统,以此作为软件平台结合五自由度建筑初模的数控热切割加工装置的硬件设施,实现了建筑模型加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高效、准确加工出所设计的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周转斜盘发动机结构复杂,有限元模型规模大且分析效率较低等问题,引入子结构模态综合法用于发动机振动特性分析和减振设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发动机模态综合法分析模型,计算了发动机模态。分析了发动机振动激励源和振动传递路径,讨论了发动机结构减振措施,提出了发动机关键轴承处采用柔性支撑的减振方案,拟定了柔性支撑减振器可行结构形式。基于模态综合法计算模型,将减振器作为子结构建立采取减振措施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谐响分析表明:减振方案在低频段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维工序模型加工特征环境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相似零件结构有相似工艺"准则的知识检索方法所造成的知识重用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加工特征环境有相似工艺"的三维机加工艺知识复用方法。首先,利用属性邻接图建立工序模型的数学表达,使用改进的子图同构匹配方法进行加工特征提取。然后使用加工特征邻接图将提取出的加工特征进行重构。通过定义裁剪规则,得到基于特征的加工特征环境结构。将特征的环境结构作为输入条件与工序模型进行相似匹配,匹配参数包括特征类型、依附面类型以及特征间拓扑关系等信息,使加工工艺知识得以复用。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匹配了相似的加工特征环境并通过加工特征环境的检索,实现相似工艺的匹配。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改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聚类分析法来获得典型的改模方案,建立了注塑模改模知识领域本体,确立了用矩阵方法表达改模方案数据的数学模型。通过基于改模知识领域本体之间概念相似度的计算获得改模概念间的语义相似度、用归一化公式计算改模方案间的相似度和簇间相似度,用相似度矩阵表示改模方案间的相似度,并应用凝聚的层次聚类法进行改模方案的聚类,通过改模方案聚类粒度的确定方法获得聚类结果。以企业的改模方案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Advanced technologies (e.g., distributed sensors, RFID, and auto-identification) can gathe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e.g., system status, uncertain machine breakdown, and uncertain job demand) accurately and in real-time. By combining this transparent, detailed, and real-time production information with production system physical properties, an intelligent event-driven feedback control can be designed to reschedule the release plan of jobs in real-time without work-in-process (WIP) explosion. This controller should obtain the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pull (e.g., Toyota’s Kanban system) and still develop a coherent planning structure (e.g., MRPII).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purpose by constructing a discrete event-drive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e-MPC) for real-time WIP (r-WIP) optimization. The discrete e-MPC addresses three key modelling problems of serial production systems: (1) establish a max-plus linear model to describe dynamic transition behaviors of serial production systems, (2) formulate a model-based event-driven production loss identification method to provide feedback signals for r-WIP optimization, and (3) design a discrete e-MPC to generate the optimal job release plan. Based on a case from a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production pla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screte e-MPC a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r-WIP control strategies: Kanban and MRPI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rete e-MPC can rapidly and cost-effectively reconfigure production logic. It can decrease the r-WIP without deteriorating system throughput. The proposed e-MPC utilizes the available transparent sensor data to facilitate real-time production decisions. The effort is a step forward in smart manufacturing to achieve improved system responsiveness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