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阵列测向研究领域,无论采用何种算法,都有一些假定的理想前提条件,这将不影响算法的正确性验证.但在实际的系统应用中时,这些假定的条件,有的就不再成立,从而使测向算法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甚至失效.提出了一种通道误差校正方法,可对由于各通道在制造时不可避免产生的幅度与相位误差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校正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通过相似扩展方式实现长基线相差定位的方法。根据相差定位原理,采用两套多基线多通道相位干涉仪,构造一个长基线测量阵列。每套相位干涉仪一方面提供目标方位,另一方面解算出被测目标在短基线上的路程差。在按几何相似递推得到对应于长基线阵列的程差值之后,由相差定位方程即可解得目标的径向距离。初步的精度分析表明,在扩展基线长度为1公里时,即可实现小于5%R的相对测距误差。  相似文献   
3.
魔芋胶、卡拉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特性及在肉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魔芋胶、κ-卡拉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凝胶特性及在肉丸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验证明,影响复配胶凝胶强度的因素和最佳条件是:魔芋胶、κ-卡拉胶与黄原胶的最佳配比为1.3∶1∶0.3;复配胶的总胶浓度为0.6%,且总胶浓度越高,凝胶强度越高;钾离子在较大程度上能影响复配胶的凝胶强度,氯化钾的浓度控制在0.12%,浓度过高会影响口感,浓度过低则会影响凝胶强度;磷酸盐的浓度与凝胶强度成反比;氯化钠的浓度在0.9%最效果最佳;热处理是复配胶形成凝胶的必需条件,复配胶液保持在恒温90℃,恒温加热时间为20min。并最终通过工艺优化得出最适肉丸的加工条件,总胶浓度为0.6%、淀粉添加量为10%,肉糜擂溃时间为15min,水浴加热成型温度为50℃,时间为15min,杀菌煮制温度90℃,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酰基结冷胶溶液的凝胶特性并对其凝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高酰基结冷胶在不同浓度、温度、pH值和Ca2+盐条件下流变特性和凝胶强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体浓度、温度、游离的二价阳离子含量以及pH值的差异都会对高酰基结冷胶的粘度和凝胶强度产生影响。对高酰基结冷胶作用力的初步考察结果表明:疏水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均起关键作用,疏水作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α稳定噪声环境的基于改进传播算子的DOA估计算法(或称为FLOM-PM算法).由于在α稳定分布噪声的环境下不存在有限的二阶矩,因此采用最小二乘(LS)方法来求解传播算子的算法将不再适用.在原传播算子算法(PM)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分数低阶矩建立新的误差代价函数,并通过对该代价函数的最小化,来估计传播算子,进而完成DOA估计.由于该算法可直接通过对阵列接收的数据向量进行分块来求解噪声子空间,不需要估计和计算共变矩阵(或分数低阶矩)及其特征向量,不但可减小估计的误差,而且可实现对小快拍数据的高分辨处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assive MIMO)系统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接收检测方法时存在矩阵求逆复杂度高的问题,已有较多降低复杂度的研究。在降低检测算法复杂度的同时,如何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检测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称加速超松弛(Symmetric accelerated over-relaxation, SAOR)迭代算法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信号检测中,避免了复杂的矩阵求逆计算,实现了复杂度较最小均方误差算法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AOR的检测方法通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逼近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算法的检测性能,为Massive MIMO系统中接收信号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平面时差定位问题需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且得不到解析解。该文的分析表明对于平面任意布置的3站时差定位系统,因存有两个独立的三角形,故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到两个独立的平面几何方程,一旦作为附加的几何条件与时差定位方程联解,即可获得任意平面布站时的时差定位解析方程。  相似文献   
8.
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反馈环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框图的基础上,得到了功率级电路的传递函数。为避免连续电流模式的右半平面零点影响,设计了基于TL431和光耦TLP781的反馈补偿网络。应用Matlab提供的伯德图分析工具,对反馈网络传递函数进行分析,优化了补偿网络的电路参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设计的反馈网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 functionality inside a connected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 in prototype stage. This evaluation is supported by a framework to access and analyze data about product usage and user experience. The strengths of this framework lie in the collection of both objective data (i.e., “What is the user doing with the product?”) and subjective data (i.e., “How is the user experiencing the product?”), which are linked together and analyzed in a combined way. The analysis of objective data provides insights into how the system is actually used in the field. Combined with the subjective data, personal opinions and evaluative judgments on the product quality can be then related to actual user behavior. In order to collect these data in a most natural context, remote data collection allows for extensive user testing within habitual environments. We have applied our framework to the case of an interactive TV recommender system application to illustrate that the user experience of recommender systems can be evaluated in real-life usage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系统内微波宽带超大功率合成原理、合成效率分析、微波宽带行波管功率合成的设计方法以及功率合成的幅相不一致性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行波管选择和行波管电源设计的要点和新思路,给出了一种实用的大功率合成系统的原理框图,介绍了一种微波宽带功率合成系统的调试方法,给出了测试数据以及数据分析,为微波宽带功率合成技术应用开辟了一条有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