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智杰 《山西建筑》2006,32(12):146-147
对以细度为600m^2/kg的粉煤灰为掺合料的高强混凝土的试验进行了研究,利用试验得出了水胶比为0.3,掺合量为20%的配比为最佳方案。同时亦表明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受水胶比、掺合量、养护条件和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室温下掺不同摩尔分数Er3+单掺和Er3+/Yb3+双掺的20GaF3-15InF3-17CdF2-15ZnF2-10SnF2-3P2O5-(20-x-y)PbF2-xErF3-yYbF3(x=0.1~0.4,y=1~4)氟氧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质。755nm激发下,在Er3+单掺系列玻璃中观察到紫色(410nm)、蓝色(465nm)和绿色(522nm、544nm)上转化发光,随着掺杂Er3+浓度的增大,各荧光强度增幅有变缓的趋势。980nm激发下,由于Yb3+的敏化作用,在Er3+/Yb3+双掺系列玻璃中观察到绿色(548nm、527nm)和红色(661nm)上转换发光,固定Er3+浓度,随着Yb3+浓度的增大,各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Yb3+、Er3+掺杂浓度比为15时发光强度最大。该氟氧玻璃具有比氟化物玻璃更好的抗析晶稳定性,掺稀土离子后在不同波长激发下可观察到明亮的红、绿色上转换荧光,是一种有潜质用于红、绿色上转换发光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具有阈值极低的特点,是对食品感官品质有重要贡献的特征风味组分,在形成食品独特风味特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含硫化合物表现出的食品风味特征不尽相同,不同含量的含硫化合物对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也差异显著,因此,对感官风味受含硫化合物影响较大的6类常见食品中含硫化合物风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牛奶中主要含硫化合物是甲硫醇和二甲基三硫醚,通常表现为蒸煮味;2-甲基-3-呋喃硫醇是牛肉的关键含硫化合物,呈现为焙烤香和肉香;糠硫醇的焙烤香、3-巯基己烷-1-醇的果香是酒类中的关键风味组分;1,2,3,5,6-五硫杂环庚烷是呈现香菇独特气味的关键化合物;二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和大蒜素分别为大葱、洋葱和大蒜风味形成的关键含硫化合物;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是菜籽油呈现辛辣刺激风味的主要原因。含硫化合物主要是由含硫前体物质在微生物或酶的降解作用下形成,同时有些含硫化合物也产生于美拉德反应。通过对6类常见食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对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全面介绍,总结常见食品中含硫化合物的风味及其对食品感官品质影响的一般规律,旨在为食品中含硫化合物形成机理及风味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发酵剂对乳蛋白浓缩物(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进行发酵,研究了不同乳糖浓度下MPC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乳糖浓度影响MPC发酵进入稳定期的时间与pH值,随着乳糖浓度的升高,MPC发酵物的最终pH值下降(pH值范围4.14~4.59);微流变学研究表明,随乳糖浓度升高,MPC发酵物的宏观黏性因子减小,而固液平衡值和流动性指数增大;质构特性研究表明,MPC发酵物的持水力随乳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胶着性、弹性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硬度、黏力不受影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显示,酸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是MPC发酵物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随乳糖浓度的增加,酸类化合物含量减少,而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等乳糖代谢物的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了解MPC的发酵特性并拓宽MPC在不同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Tetrolet变换的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etrolet变换与目前广为采用的小波变换相比, 在处理高维信号时具有更好的方向 性,能够精确 地表达图像的结构及纹理特征。本文将Tetrolet变换用于不同频谱图像的融合,以期获取更 大的信息量。 首先,将待融合的图像分别进行Tetro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高通和低通子带。然后,对 低通子带采用 基于局部区域梯度信息的融合方法得到低通融合系数,而对高通子带采用基于邻域方差加权 的融合方法得 到高通融合系数;最后,通过重构得到融合图像。采用多种图像进行了融合实验,其结果均 表明,经Tetrolet 变换获取的融合图像特征更为丰富、信息量更大,融合图像的信息熵和标准差都优于目前广 为采用的小波 变换和PCA变换图像融合算法;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提高ATR系统和视觉对目标的识别探测概率 和降低虚警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初步结果。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4.3~8.6 cm,处方剂量90~140 Gy,单颗粒子活度(0.3~0.8) mCi。应用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数字评分法(NRS)评判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8。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6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微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磁通门信号处理电路仍以模拟元件为主,电路较为复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主的信号处理系统,优化磁通门传感器的结构,提高了磁通门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根据双磁芯磁通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磁通门数学模型并采用Simulink信号处理模块模拟DSP对磁通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针对双磁芯磁通门上、下磁芯不一致产生的磁通门信号噪声,采用带通滤波方法进行了滤波,仿真结果与理想状态下双铁芯磁通门的输出一致,系统分辨力达到3 nT.通过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对比,验证了DSP信号处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Tm3+/Yb3+共掺杂的20GaF3-15InF3-17CdF2-15ZnF2-10SnF2-3P2O5-(20-x-y)PbF2-xTmF3-yYbF3(x=0.2~2,y=1~4)系列玻璃。室温下,通过其吸收光谱,运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样品的强度参量Ωt(t=2,4,6)、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和荧光寿命等光谱参数。研究发现,增加Tm3+掺入量对Ω2影响不大,Ω4、Ω6的值有增大的趋势。在980nm激发下的荧光光谱中,观察到5个上转换发射峰,其中发光较强的464nm的蓝光是三光子过程,650nm的红光和800nm的红外光是双光子过程,并讨论了其上转换发光机理和Tm3+、Yb3+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转换微晶玻璃结合了玻璃的易加工性和晶体的高发光效率的优点,改善了传统上转换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综述了近年来上转换微晶玻璃的发展近况,总结了上转换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和主要分析方法,对当前研究的上转换微晶玻璃进行系统分类,并对上转换微晶玻璃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不同大小肿瘤后周边剂量、缩小速度相同时剂量变化差异。方法 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勾画出两块边长分别为6 cm、4 cm正方体模拟肿瘤,处方剂量均为100 Gy,粒子活度均为1.48×107 Bq。假设125I粒子植入后肿瘤向心性缩小、粒子均匀向心性集中且无粒子脱落及游走,若术后肿瘤体积每月以不同速度缩小,按缩小速度分组:两块正方体肿瘤每月分别缩小比例为上月肿瘤体积的20%、25%、30%、35%、40%、45%、50%,分别设为A1~G1组、A2~G2组。根据125I粒子衰变规律,采用TPS模拟A1~G1组、A2~G2组术后1、2、3、4、5、6个月验证计划计算出两种大小肿瘤各组术后不同时间90%靶体积吸收剂量(D90)、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15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90),比较两种肿瘤术后D90、V90、V150差异,分析不同大小肿瘤以20%~50%速度缩小时对剂量学的影响。结果 不同大小肿瘤以相同速度缩小时D90均有差异,缩小速度大于25%时V150有明显差异,缩小速度大于20%时V90有明显差异。结论 125I粒子植入后处方剂量与缩小速度相同时相同时间点大肿瘤D90和高剂量区均大于小肿瘤,提示大肿瘤可能更易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