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6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H_3)_3SiCl-SiCl_4共沸混合物(以下简称“共沸物”)是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经分馏后得到的馏份之一。本文研究了这一馏份的综合利用问题。采用乙醇(C_2H_5OH)酯化法,生成硅烷衍生物,再进行简单分馏得到三甲基氯硅烷[(CH_3)_3SiCl]和正硅酸乙酯[Si(OC_2H_5)_4]。文章从酯化程度、反应温度、分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研究证明:本法可以解决“共沸物”的综合利用问题。可获得较高纯度的三甲基氯硅烷[(CH_3)_3SiCl]和工业级的正硅酸乙酯产品。 相似文献
2.
3.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标称厚度为0.27mm、0.30mm和0.35mm的晶粒取向磁钢片和钢带的各种等级。特别是规定了一般要求磁性能、几何特征和公差、工艺特征以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汽车修理六厂生产的2.5吨JZ425型装载机原变速箱(图1)中离合器的旋转油封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损坏,维修时必须将整个离合器拆修,这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 相似文献
5.
项目经理为保证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工作范围、内容和约定的建设工期、质量标准、投资限额全面完成合同建设任务,必须对项目进行质量、费用、进度三大控制。项目经理抓好施工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企业生存的需要,也是项目经理义不容辞的责任。施工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最新的"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工程实际;二是以理论为指导,对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及时解决问题的工艺革新或改造。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1.适用范围和目的本标准适用于400Hz到10000Hz频率范围,磁路结构所用的磁性钢片和钢带。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定义一些术语,并规定磁性钢片和钢带磁性能的测量方法。2.准确度和重复性试验装置的最终准确度,是一个依赖于测量仪器和测量环境与设备部件其它特点的复杂函数。因此,它未必总能表明可达到的绝对准确度。此外,本标准所规定方法的应用经验表明,重复性是可以预料的。无论什么时候,起草技术委员会对在本标准给出的重复性值意见一致。第1章用25cm爱泼斯坦方圈进行交流测量的一般条件3.目的本章规定了用25cm爱泼斯坦方圈测… 相似文献
7.
1范围IEC404—8规定了一些软磁金属材料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这些金属材料只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用于构成磁性元件的。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或半加工的软磁产品。2引用标准下述标准文件包含的一些条款,通过在本文中的引用,构成了IEC404-8的条款。在标准出版时,下面指出的各版本都是有效的。所有的标准文件都要经过修订,鼓励那些根据IEC404-8达成协议的各方,探讨使用下面指出的标准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和ISO的成员都保存有现在有效的标准文件。IEC50(121):1978,国际电工词典(IEV)-121章:电磁学IEC50(221… 相似文献
8.
9.
10.
工业串联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尤其是绝对定位精度较低,使其在高精度制造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设计机器人受力在线补偿系统以提高其绝对定位精度。该系统基于KUKA机器人的RSI接口,通过测量机器人末端受力值,结合机器人的刚度矩阵计算误差,对机器人进行在线补偿,为了改善性能,将基于PID算法的补偿算法加入控制系统中。最后分别分析了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的补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比例环节有较好的补偿效果,而积分、微分环节对补偿效果没有改善;同时,调节比例系数,可以得到最好的补偿效果,在本系统中,当比例系数为4.0时为最优,此时,补偿效果达到4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