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23篇 |
金属工艺 | 15篇 |
机械仪表 | 15篇 |
建筑科学 | 39篇 |
矿业工程 | 24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25篇 |
水利工程 | 17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3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33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G,WiFi6,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发射的较大功率无线电波会影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健康,因此,需要研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人体不同部位对电磁辐射吸收能力不同,电磁辐射对人体头部的影响最大。无线电波发射功率限值包括职业暴露限值和公众暴露限值两大类。职业暴露是指作业人员在电磁辐射环境中暴露时间不大于8 h。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每班工作8 h(3班倒)或每班工作6 h(4班倒),因此,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功率限值应选择全身职业暴露无线电波发射功率最小的限值6.28 W。为防止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引起瓦斯爆炸,GB/T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发射功率不大于6 W。因此,取得防爆合格证和矿用安全标志准用证的5G,WiFi6,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在保证无线发射天线距固定岗位人员大于1 m的条件下,不会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
3.
步进电机控制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在分析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层次化设计方案与VHDL程序,并利用Quartus Ⅱ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它以FPGA作为核心器件,极大地减少了外围元件的使用.同时,采用VHDL语言控制可以根据步进电机的不同,改变模块程序的参数就可以实现不同型号步进电机的控制,有利于步进电机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5.
融合物联网技术、图像检测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算法的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WIFI+NB-IoT实现数据传递。为了弥补YOLOv4算法在尺度分布不均匀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利用IK-means++算法,引入ECA注意力模块和阶梯状特征融合网络结构对算法进行改进,算法改进后浮点运算数量、模型参数量分别降低了25.1%和43.1%,FPS和mAP分别提高6.8帧/s和3.65%,改进后算法不仅收敛速度更快,而且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设备检测准确率均高于改进前。将系统应用到工程实验室检测中,设备和环境各参数检测结果与标准仪器检测结果误差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焊接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实验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显微组织和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氮含量的增加,CGHAZ的组织从晶界铁素体、贝氏体和侧板条铁素体转变成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的贝氏体,且铁素体晶粒细化;CGHAZ韧脆转变温度(FATT50)先降低后升高,屈服强度升高。氮含量从0.004 4%增加到0.009 4%时,有效晶粒尺寸减小,导致CGHAZ的FATT50降低;氮含量从0.009 4%增加到0.019 0%时,CGHAZ中固溶氮、屈服强度增量对FATT50的综合作用大于晶粒的细化作用,导致FATT50升高。 相似文献
7.
选用居民饮用水水库中的底泥作为绿化用土,经检测得知底泥中的有害成分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水库底泥经烘干破碎后过40目标准筛网,掺加陶粒和椰糠,在是否掺入有机肥的因素下设计两组正交实验,同时以含水率为51%~60%的湿水库底泥直接掺入作为对照实验,分别种植小白菜、矮脚黄和五月慢。根据3种蔬菜的生长发芽时间,观察记录蔬菜4 d的发芽数、8 d蔬菜种子的存活发芽率。实验结果表明水库底泥经烘干破碎预处理后,掺入有机肥更有利于蔬菜种子发芽,其中小白菜的生长发芽情况最好, 8 d平均存活发芽率为85.6%,五月慢次之,为65.5%。而含水率为51%~60%的湿水库底泥,混合有机肥,蔬菜种子的存活发芽率不超过60%。实验证明了蔬菜种子可以在水库底泥中存活,居民饮用水水库中的底泥可以应用于绿化用土。 相似文献
8.
对DOS系统下开发的纺织CAD系统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软件功能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特殊功能用计算机技术具体实现的过程,并对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潘涛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6,(8)
2006年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水文发展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水文现代化,以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海钦在全省水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水文工作者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地图绘制者,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保卫者,是水资源的保护者,水文工作要围绕水文、水资源、水环境3个方面做好文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水文工作要突出抓好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智能天线技术在TD-SCDMA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智能天线技术简介1.1智能天线的引入近年来,蜂窝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用户量呈指数律上升,以致目前的通信系统面临许多问题,突出的有信道容量限制、多径衰落、远近效应、共道干扰、越区切换及移动台电池容量问题带来的功率受限等,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的新技术,这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的客观环境。智能天线前身为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antennaarray)。其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1965年,Howells提出自适应陷波的旁瓣对消器;1967年,Widrow提出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算法;1976年,Applebaum发展了使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