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排子凸起西翼紧邻四棵树凹陷,前期认为该区轻质油油藏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通过对多个层系已发现的原油和四棵树凹陷主要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原油碳同位素、原油成熟度等地化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明确研究区轻质原油来源,并建立综合判识标准。研究区轻质原油可分为2类,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具有规则甾烷C_(27),C_(28),C_(29)呈反"L"型、伽马蜡烷含量低、Pr/Ph值较大、原油碳同位素较重、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的特征,其生油母质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淡水湖沼环境中,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主要来自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沙湾组,具有规则甾烷C_(27),C_(28),C_(29)呈"V"字型、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Pr/Ph值较小、原油碳同位素较轻、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的特征,其生油母质形成于强还原的半咸水深湖相环境中,有机质来源以浮游藻类为主,主要来自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进一步证实四棵树凹陷发育侏罗系和古近系2套有效烃源岩,且其生成的油气已经发生长距离运移。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域合成法生成高度起伏遵守Alpha-stable分布的粗糙土壤表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锥形入射波入射时粗糙土壤表面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了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稳定性系数、归一化尺度参数、互相关长度、入射波频率、土壤湿度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性系数、归一化尺度参数、互相关长度、入射波频率、土壤湿度对散射系数均有较大的影响,遵守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模拟实际的粗糙地面,运用FDTD方法研究了超宽带高斯脉冲电磁波入射粗糙地面时的宽带前向电磁散射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前向散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并与时谐场源激励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粗糙地面高度起伏相关长度、均方根高度,土壤湿度和入射角下前向散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得到了指数型分布粗糙地面的宽带前向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对前向电磁散射系数的影响比较明显,入射波不同极化方式下的前向散射系数也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照度全景图像存在的对比度低、视觉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多曝光融合的低照度全景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原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以图像信息熵作为度量估计最佳曝光率,采用亮度映射函数对V分量进行增强处理,再将其转回RGB颜色空间得到过曝光图像;接着,以低照度图像和过曝光图像为输入,采用曝光插值法合成中等曝光图像;然后,采用多尺度融合策略将低照度图像、中等曝光图像和过曝光图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图像;最后,通过多尺度细节增强算法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细节增强,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通过与NPE,LIME,SRIE,Li,Ying,RtinexNet算法相比,在不同场景的全景图像上,亮度顺序误差(LOE)最小为322,自然图像质量评估器(NIQE)最小为2.32,无参考空间域图像质量评估器最小为5.71,结构相似度(SSIM)最高达到0.82,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低照度全景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钠镁共掺的Na0.54Bi0.46Ti0.99Mg0.01O2.95(NBT-Na4Mg-SPS)氧离子导体材料。通过交流阻抗测试,在573 K温度下NBT-Na4Mg-SPS试样的氧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4.7×10^-4 S/cm,是母相Na0.5Bi0.5TiO3材料在同温度下氧离子电导率的15.2倍。在介电模谱中观察到一个与热激活相关的弛豫峰,其弛豫参数为E=0.67 eV和τ0=6.47×10^-13 s,该峰源于氧离子在NBT-Na4Mg-SPS试样经空位的短程扩散,较低的弛豫激活能及较高的氧空位浓度使得NBT-Na4Mg-SPS试样具有较好的氧离子电导率,这将对进一步改进Na0.5Bi0.5TiO3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基于P-M谱的二维各向异性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特性,以便为海洋遥感、海上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结合海面P-M谱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HH极化下中间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风区范围、观察方向与逆风方向之间夹角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ZigBee的大坝监测系统接收终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坝状况监测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过高、难以长期监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大坝状况监测系统接收终端.该终端基于ARM硬件平台和嵌入式Linux软件平台,通过ZigBee无线方式接收各种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存储、查询等操作.工作人员通过用户界面可以直观获取当前大坝状态参数信息,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比,得出大坝状态参数的变化趋势,从而满足对大坝进行长期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Internet与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及相互融合,通过无线网络高速接入到Internet成为现实,即时通信软件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通信工具,其应用范围从单纯的网络聊天工具逐渐变成工作生活所不可缺的信息交流平台。采用Socket网络编程设计,在Android平台下实现了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系统。实验测试证明,系统运行正常,可以实现在Android平台上的即时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中广泛发育固体沥青,记录了重要的油气成藏信息。基于岩相学、反射率、激光拉曼光谱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构造和成藏演化史,探讨了沥青的成因、来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沥青主要赋存在构造缝中,裂缝面存在弯曲变形,矿物显微构造变形明显,指示沥青形成与构造活动破坏古油藏有关。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结果指示沥青主要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的烃源岩,具有混源成藏特征。沥青成熟度较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0.62%~0.79%),且具强烈生物降解特征,说明为生物降解成因沥青,同时生物标志物指示沥青受到晚期原油充注的影响。古油藏成藏时间在中侏罗世车—莫古隆起形成初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隆起抬升遭受强烈剥蚀,古油藏遭受破坏进而引发轻烃组分散逸,并伴随生物降解作用演化形成沥青。早白垩世,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晚期油气开始充注后,三工河组储层没有再发生强烈构造活动,随储层再次埋深和油气充注,最终形成现今油气藏。虽然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曾经历构造活动调整,但油气的再次充注使其仍成为有利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现今的地温梯度低(约为2.3℃/hm),其腹部西侧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埋深差异极大(约为2100 m)、成岩作用复杂,影响油气勘探开发部署。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包裹体荧光显微鉴定,结合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沙窝地、莫西庄及征沙村3个小区三工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及其差异性的控制因素。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三工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主要受埋深、砂岩碎屑组分、地温梯度及油气充注等多因素控制。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使得不同小区之间呈现出极大的埋深差异,是制约其差异成岩作用的主要因素。沙窝地小区和莫西庄小区的三工河组因埋深相对较浅,砂岩的压实作用相对较弱,胶结作用以方解石胶结和高岭石胶结为主,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征沙村小区的三工河组埋藏较深,砂岩的压实作用显著,胶结物以白云石和铁白云石为主,伊利石含量高,可见长石等溶蚀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达到中成岩阶段B期,原生孔隙极不发育,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砂岩碎屑的组分是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塑性岩屑含量越高,砂岩的抗压实能力越弱。准噶尔盆地的低地温梯度延缓了三工河组压实作用和有机质成熟的进程,是盆地腹部三工河组储层在深埋条件下仍处于中成岩阶段的重要原因。埋藏史分析表明,地层超压的存在有效延缓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储层的压实作用强度。白垩纪晚期以来的3次油气充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胶结作用的发生,促进了三工河组储层中钙质胶结物、钾长石及岩屑等的溶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