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4篇
无线电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崔戈 《四川烹饪》2001,(6):10-11
这些年,凡是到过蓉城的人恐怕都会惊讶地发现,成都餐饮业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各种特色餐馆酒楼遍布锦江两岸,各色时令风味佳肴令人目不暇接。成都的餐饮企业如今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它们正在迎接着新世纪的产业化浪潮。笔者有幸于去年深秋在朋友的陪同下,去了成都著名的饮食一条街──羊市街西延线及其它几处有典型意义的餐馆。虽说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但蓉城餐馆酒楼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印象概括起来有三:一、品牌意识强。二、文化底蕴厚。三、经营理念新。首先说品牌意识强,这点连一向不服输的…  相似文献   
3.
4.
救命的苦藠     
崔戈 《四川烹饪》2004,(8):11-11
说到苦藠,北方人也许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对川、渝、黔地区的人来说,谁都知道这是一种性味特别的蔬菜。犹如云南人常吃的薄荷,北方人钟爱的茴香一样,既可当蔬菜单独食用,又能在烹调中起到增香调味的作用,只不过苦藠那种辛辣冲鼻的味道常常不被外来的客人接受。  相似文献   
5.
崔戈 《四川烹饪》2004,(7):35-36
小师妹姓张,因为她进烹调学习班时是最后一个来报名的,加之年纪最小,因此大家都叫她小师妹。  相似文献   
6.
崔戈 《四川烹饪》2004,(1):32-33
一在文学艺术圈子里,人们常常会用“流派”一词来概括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派别的风格和特点。烹饪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体系和流派。从地域上讲,川粤苏鲁四大菜系就展现的是各自不同的烹调技艺、民俗食风,以及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川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在体现清鲜醇浓并重,善调麻辣这个总体风格的同时,也突现了它风格多样、特点纷呈的另一个侧面。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如果我们这里把它引申到烹饪领域,再来看看我们川菜,对许多问题就不再感觉疑惑了。历史上,川菜事实上就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帮口,从地域上…  相似文献   
7.
崔戈 《四川烹饪》2003,(9):9-11
一.我的自述我是一个搞“油大行”的厨师,业余时间不搓麻将,不跳舞,经常是一个人关在狭小的工棚里“爬格子”,也就是说,我平常喜欢写点豆腐块文章向报刊投稿。因此,同行师友们背地里给我起了一个绰号———油厨子秀才。一天,我接到远在成都的《天府美食》杂志主编封哥打过来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到他们编辑部去协助搞一些审稿工作。让我去当编辑,这对我的确很有诱惑。以前我一直对电视剧《编辑部里的故事》中那些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感兴趣———每人一张办公桌,一边品茗一边看稿,人困了相互之间谈天说地,每天还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那种生活…  相似文献   
8.
每当农村老家来人,都要捎来很多乡间田坝的土特产,这里边不仅有晾干的竹笋、干豇豆、杂菌、耳子,还有大包小坛的咸菜腌菜,这些从乡间来的“杂包”每一回都可以摆满一桌。在琳琅满目的礼物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那些坛坛包包里装着的各式咸菜了。细如发丝的腌胡萝卜丝,香脆回甜的胡萝卜旋,白里透红的白菜豆腐乳,紫红的茄丝,色绿如碧的腌雪菜……总之,每当我站在桌边时,不仅闻到了各色咸菜的清香,还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乡土气息。我的思绪有时也会随着这幽幽的腌菜清香飘逝……记得在我读高小时,妈把外婆接到城里来住。那时外婆虽然六…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蔬副食品极大丰富、餐厅饭馆沿街皆是的年头,已很难见到进餐吃饭还要排队等候的现象。但是在首都北三环西双榆树的金山城火锅厅,便随时可见顾客正耐心等候“吃火锅”的情景。特别是在雨后天气凉爽的周末,慕名而来的食客得先拿到标明候餐顺序的纸条(号签),方才能静静坐在候餐的椅子上,抑制住内心的渴望与急迫不安的心情,等待着那“享受美味”时刻的最后到来。  相似文献   
10.
位于深圳红荔路四川大厦二楼的四川大酒楼,在当地算是一家有相当知名度的中高档川菜馆。一些初到深圳的“辣子族”食客想吃川菜,只要打电话到查询台去,查询台的服务生便会引荐您到四川大酒楼品尝川味。 这里的生意为什么做得如此红火,我带着好奇心拜访了该酒楼的厨师长夏堪豫师傅。 年过不惑之年的夏师傅待人热情、说话直爽。他告诉我四川大酒楼是1990年开的业,当时由川菜烹饪大师李跃华亲自主持厨政。在酒楼的鼎盛时期,每天到这里来吃川菜的人川流不息,排队等候,就连过道上安放的餐桌都坐满了人。 当问到现在的情况,夏师傅快人快语:现在的生意难做。深圳饮食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光表现在酒楼食肆相互抢生意上,还体现在谁家菜品推陈出新得快。这里的各家酒楼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为了保持竞争中的有利态势,酒楼每月都有十余个新菜品推出,时隔一个多月除将行销的菜留下外,又将推陈出新。大概是一季度下来要换掉原有四分之一的菜品。通过这样不断推新出新,既可摸清一段时期内客人的口味嗜好,以便调整菜品的结构,又可给客人一种菜品常新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