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1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1篇
化学工业   176篇
金属工艺   65篇
机械仪表   182篇
建筑科学   120篇
矿业工程   80篇
能源动力   57篇
轻工业   97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150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3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1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四方Sr3YCo4-xCuxO10.5+δ(x=0~1.0)多晶。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研究了多晶的有序化相变及结构。在固溶范围内(x=0~0.4),观察到有序峰(103)和(215),说明四方Sr3YCo4-xCuxO10.5+δ多晶为超结构,这是由于合成时在1000℃以上发生了吸氧(δ)有序化相变;当x=0.6~1.0时,978℃时在晶界处形成了单斜杂相,破坏了Sr3YCo4-xCuxO10.5+δ多晶的有序。当x=0~0.4时,多晶呈半导体输运行为。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Co4+提供的空穴载流子浓度增大,电阻率明显下降;由于Cu的固溶,自旋熵增加,载流子浓度和自旋熵的共同作用使x=0~0.2多晶的热电势不变,x=0.4的热电势降低。并且Cu掺杂导致的晶格畸变使Co3+离子由高自旋态转变为高/低自旋混合态,磁化强度和铁磁转变温度(Tc)降低,磁结构由G-型反铁磁转变为铁磁。在进行二次烧结后,300K时电阻率明显降低,热电势为一次烧结的2倍,可能是二次烧结使多晶的有序化程度增大,提高了铁磁有序排列。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VCM生产中盐酸深解吸装置的工艺,对装置管线、阀门及联锁泄压系统进行了进行改造,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井下回采作业中,断层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受大断层影响,提前停采严重造成资源损失,为了提高资源回收率,过大断层就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挖金湾矿山4#煤层一盘区8105小煤柱工作面过5m大断层的实际难题,通过采用联合支护技术、加强回采巷道顶板管理、调整割煤工艺、预裂孔松动技术等综合技术破除该矿过5m大断层瓶颈难题,实现了小煤柱工作面安全高效过断层,为其他矿井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涡轮钻具叶片使用性能和创新叶片设计理论,提出了基于儒可夫斯基保角变换法与经典水力翼型相结合的涡轮钻具叶片设计新方法,以?127涡轮钻具叶片为研究对象,运用搭建的涡轮钻具叶型参数化设计平台和自主设计的涡轮钻具性能测试台架,完成了5种翼型的造型设计,研究了5种叶片流场性能,开展了设计叶片的性能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设计叶片与塔里木油田某型在役?127涡轮叶片的实际效能。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方法设计的NACA-0012翼型加厚叶片在600 r/min转速及15 L/s流量的设计工况下,其单级扭矩达5.83 N·m,较相同条件下某在役?127涡轮的单级扭矩提高约6.4%,级效率提高约1.16%,整体性能有了实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核桃露(乳)饮品中检测花生和大豆成分的灵敏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DNA的核桃、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样本的花生和大豆特征蛋白成分。结果 加热处理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法检测花生和大豆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2个品牌4批次样本含有花生源性, 3个品牌的6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 ELISA方法除检出这些批次含有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外, 另检出3个品牌5批次样本含有大豆源性成分。ELISA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大豆检测结果差异主要集中在低蛋白浓度样品中, 这与2类方法的检出限不同有关。结论 鉴于2类方法检测结果在高浓度水平的高度一致性, 说明实时荧光PCR和ELISA方法对花生和大豆源性成分检测结果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测定蛋白胨中6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正己烷(8:2, V/V)混合溶液提取, Syncroni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 μm)分离, 以0.1%(V/V)甲酸甲醇溶液(含10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洗脱, 流速为0.2 mL/min。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进行检测。结果 6种脂溶性维生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线性关系良好, 检出限为0.026~1.109 mg/kg, 定量限为0.085~3.696 mg/kg, 相对标准偏差均<3%(n=6), 且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8.1%~114.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重现性好, 准确度高, 适用于蛋白胨中6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聚碳酸酯用于不同干热环境老化试验的相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共聚聚丙烯(PP1)和均聚聚丙烯(PP2)这5种常见高分子材料开展模拟干热环境条件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发现PC的色差在老化过程中同时具备稳定及显著的环境响应性,且与辐照量成线性关系;不同温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证明PC的色差及黄色指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响应性。不同湿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表明,PC对湿度敏感,不推荐作为湿热环境相关性的评价材料。基于PC的色差性能,对模拟干热环境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及自然干热环境(吐鲁番)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加速因子约为12.75。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为较常见的构件,楼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放置垫块、马凳,用以保证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而在施工中因钢筋自重、人员行走等原因易造成垫块易碎、几字形马凳倾倒的现象。传统马凳方式存在材料浪费,加工、安装费时,以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易出现露筋、保护层厚度过大等问题,影响主体结构耐久性,处理起来费时、费工。通过利用废料进行二次加工,对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钢筋马凳的改进,结构简单,安装简捷,稳定牢固,能保证混凝土楼板截  相似文献   
9.
张晓东  丰少伟  陈宇  张昭 《表面技术》2019,48(11):327-332
目的改善铜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将化学刻蚀与电化学氧化成膜相结合,在金属铜表面制备超疏水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硬脂酸浓度、苯并三氮唑浓度、电沉积电压以及电沉积时间对所制备表面结构接触角的影响规律,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铜基超疏水结构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当硬脂酸浓度为0.02 mol/L,苯并三氮唑质量浓度为40 mg/L,电沉积电压为8 V,腐蚀时间为12 h时,所制备的铜基超疏水膜接触角达到了158°,滚动角为3°。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超疏水表面同时抑制了阳极和阴极反应,经超疏水处理的铜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相比未经处理时减小了约2个数量级,缓蚀效率高达99%。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电荷转移电阻由1.61 kΩ·cm~2增大至41.3 kΩ·cm~2,铜基超疏水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结论通过化学刻蚀与电化学氧化成膜可在铜表面构筑超疏水结构,使其在海洋环境下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大青山南的土默特川平原,西临黄河,为我国北部边陲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的历史尚可追溯到七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此已为“大窑文化”的发现所证实.据有文字记载的战国时起到清代的两千多年中,这里一直是由历代相沿的各少数民族于此共同创造了历史的文明,至今仍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包括满、回、达斡尔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140多万人口构成,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多种民族文化共存和相互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