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中的冷屏通常采用直角结构挡光环,而经过挡光环侧壁反射的杂散光可以直接到达焦平面,使探测器的成像质量大幅下降。通过对冷屏挡光环结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抑制杂散光的挡光环侧壁的优化结构。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优化前后的冷屏进行了模拟分析,杂散光的总功率减少71.6%。通过实验验证,探测器的平均响应非均匀性减少27.1%,成像效果有明显改善。结果表明,这种挡光环侧壁的优化结构对于抑制杂散光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程海玲 《福建建材》2009,(1):114-116
作业成本法在进行成本计算和分配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制造业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际印证,它能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益是企业采用它的最好的理由.在施工成本管理中也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真正做到对施工成本的准确确定和核算,实现对成本发生动因的管理和控制,做到成本的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3.
工程变更与索赔,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业主和承包商在招标阶段就应考虑可能存在的工程变更风险,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变更发生,使工程造价和工期得到有效预控。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研发工作,制冷型碲镉汞(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MCT)中波红外探测器已经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能力,其阵列规格也从最初的320×256发展到现在的1280×1024(百万像元级)。目前,随着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公司")探测器产品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红外探测器的热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陆战以及手持观测等军用装备。以640×512/15μm碲镉汞中波红外探测器为例,介绍了高德红外公司探测器产品的工程化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探测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指出了未来探测器发展及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杜瓦激活过程会引起探测器芯片温度过冲,导致芯片失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吸气剂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分布,研究了探测器芯片在杜瓦激活时温度升高过冲的主要传热途径,并提出了一种吸气剂挡板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激活过程中探测器芯片表面的最高温度由105℃降至85℃,解决了激活过程中探测器芯片的温度过冲问题。  相似文献   
6.
干酪(Cheese)俗称奶酪,也直译为起司或芝士。它是将原料乳通过发酵、凝乳剂凝乳,再将凝块进行加工、成型以及成熟而制成的一种浓缩乳制品。在干酪生产过程中,部分乳蛋白质在被富集的同时,本身又被降解了,其中主要是酪蛋白被降解为具有独立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多肽和氨基酸,以及生成其他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干酪的风味和质地与此过程有关,而且在不同茵相条件下,酪蛋白降解的方式和程度都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风味和质地的干酪。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探测器杜瓦组件的悬臂梁结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杜瓦组件力学薄弱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Ansys软件对优化前后的杜瓦组件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杜瓦组件的模态一阶基频大幅提高,比平行支撑结构的组件增加了130%,比常规无支撑结构的组件增加了317%。通过试验验证后发现,杜瓦组件的抗振动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可以抗住15g的耐久随机振动、17.6g的短时大量级随机振动以及2000g的机械冲击。  相似文献   
8.
邓红辉  程海玲  汪江 《微电子学》2017,47(3):304-308
基于TSMC 0.18 μm CMOS工艺,采用两级级联的折叠内插结构,设计了一种8位1 GS/s折叠内插A/D转换器。在预放大器阵列输出端引入失调平均网络,优化了预放大器阵列的输入对管尺寸,以补偿边界预放大器的增益衰减。在折叠电路中引入幅度补偿电路,以增加较小的电路功耗为代价改善了电路的带宽限制,提高了增益及输出线性范围。分析了内插平均电阻网路中的高倍内插误差,通过优化内插电阻值,实现了内插输出失调的减小,保证了系统良好的精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采样率为1 GS/s、输入正弦波频率为465.82 MHz的条件下,该8位折叠内插A/D转换器的有效位数能够达到7.31位,功耗为290 mW。  相似文献   
9.
随着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的工期、成本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混凝土施工、养护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研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早期裂缝对建筑的结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素,文章把复杂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工程实践相联系,对现浇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现浇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