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无线电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达到矸石零排放、取消工作面护巷煤柱的要求,以陕西某矿为背景,根据煤层地质条件,提出了中厚煤层中宽巷掘进矸石膏体充填成巷方法。其实质是在掘进工作面巷道时,采用宽巷掘进,并用矸石膏体充填置换煤柱。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绿色开采,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平均每个工作面可多创造700多万元利润;降低了矸石处理费用,矿井每年可节省矸石处理费用210万元,达到了无煤柱护巷的技术效果,为类似矿井实现无煤柱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文武 《建材与装饰》2007,(7X):278-279
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工程管理及控制的条件、内容及方法进行分析,并对采取的相应对策作几点浅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据光通信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增长态势,因此其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方式等都成为在电力光通信网管理工作中急需考虑的问题,并需要优化相应的新能源电厂光通信并网的管理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透明度、可重构性的波长转换方案,并提出了最优驱动条件。通过理论推导、仿真模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该驱动条件可以使波长转换具有最高转换效率和误比特率性能,同时验证了该波长方案可以动态可控地调整转换波长的频率,对转换信号几乎没有波形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急倾斜单一厚煤层开采时通风条件差、回采率低等问题,针对某矿急倾斜厚煤层赋存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1种"单一巷道式"放顶煤采煤法。即沿着煤层边界布置2条采区上山,掘进1条回采巷道。在开采过程中沿巷道顶板侧维护1条"人字形"回风巷道,随着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向前推移,维护下1段回风巷,以此接续,形成完整的采区生产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采煤法降低了回采巷道掘进率,改善了工作面通风条件,提高了煤炭产量,回采率高达到87%,工作面的年生产力18万t/a,满足了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空轨迹数据挖掘大学生社交关系是教育大数据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提出了一些挖掘方法。针对时空分布集聚性的影响,综合考虑时空因素对社交关系形成的贡献度,并构建基于香农熵的地点权重和事件分组权重。提出一种基于多重假设验证的加权社交关系推断方法(WST-MHT),并运用于挖掘大学生的社交关系以及亲密程度。用真实数据集进行大量的实验。将结果与当前流行的推断社交关系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到在最优阈值下,WST-MHT的准确度达到98.9%,并且召回率提升了约20%。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煤炭采出率,减少巷道掘进量,在锦丘煤矿开采中实施沿空留巷技术,根据巷道硬顶软底的情况提出了沿空留巷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巷道支护的具体参数,实践结果表明:留巷高度满足留巷要求,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在空间瑞利相关信道下,笔者推导了混合选择/多输入多输出系统(H-S/MIMO)信道容量的精确表达式。以2发送天线和2/3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为模型,使用MATLAB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曲线相吻合,进一步说明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杨恒泽  冷超  王超  谢文武  刘超  贺洪坤 《煤矿安全》2020,(4):202-206,212
针对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的问题,以山东金桥煤矿130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柱的合理宽度范围、应力分布规律、塑性区分布特征,从而确定合理宽度值。研究表明:为确保煤柱中部没有过高应力叠加现象,煤柱宽度应大于21.9 m;煤柱宽度在14~22 m之间时,中部逐渐形成弹性区,两侧采空区在煤柱中应力叠加较强,应力峰值较高,煤柱的稳定性较差;煤柱宽度在22~32 m之间时,煤柱中部有足够弹性区宽度,两侧采空区的应力在煤柱上叠加程度较弱,稳定性高。因此,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是22 m。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给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提出巨大挑战。针对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分析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涵,结合线上教学特点,从课程建构、线上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线上教学设计模式。经过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发现,线上教学模式集成慕课、直播教学工具、移动端平台的优势,切实提升了线上教学效果,基本达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后疫情时代,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