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06篇
  免费   13379篇
  国内免费   7722篇
电工技术   1123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1421篇
化学工业   14854篇
金属工艺   7328篇
机械仪表   8253篇
建筑科学   10087篇
矿业工程   4181篇
能源动力   3586篇
轻工业   10361篇
水利工程   3730篇
石油天然气   4468篇
武器工业   1658篇
无线电   133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22篇
冶金工业   4346篇
原子能技术   1764篇
自动化技术   17605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1697篇
  2022年   3784篇
  2021年   4963篇
  2020年   4233篇
  2019年   4462篇
  2018年   2880篇
  2017年   3321篇
  2016年   2690篇
  2015年   4550篇
  2014年   6194篇
  2013年   7082篇
  2012年   9020篇
  2011年   9260篇
  2010年   8775篇
  2009年   8722篇
  2008年   8984篇
  2007年   8456篇
  2006年   7862篇
  2005年   6355篇
  2004年   4918篇
  2003年   4052篇
  2002年   4690篇
  2001年   4055篇
  2000年   2657篇
  1999年   1473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574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7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乳蛋白过敏是主要由IgE介导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在易感体质婴幼儿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风险。当前消除牛乳蛋白致敏性的技术手段包括热处理、高压处理、酶水解、糖基化修饰等,但这些方法可能会降低蛋白的营养功能价值、或产生不良风味。植物多酚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生物学活性。多酚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有显著的亲和作用,能通过共价和非共价结合方式有效降低不同食物蛋白的致敏性。本文主要阐述酚-蛋白互作关系对牛乳致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设想,为新型低致敏乳制品的开发工作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Lin  Shaorun  Huang  Xinyan  Gao  Jian  Ji  Jie 《Fire Technology》2022,58(1):415-434
Fire Technology - Timber is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which is a potential material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s, but its fire safety is still a significant concern.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国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相对其他传统建筑材料仍欠成熟,且其中关于玻璃构件承载性能的设计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对比分析了我国与美、澳、英、欧等国家和地区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在适用范围、设计理论以及构件承载性能设计模型的异同。结果表明:JGJ 113—20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中对结构用玻璃设计标准的适用范围和设计理论有待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对夹层玻璃的有效厚度计算偏于保守;对玻璃的鲁棒性设计模型缺失问题亟待解决。此外,针对结构用玻璃的特性和需求,对设计标准中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包括玻璃构件连接节点的应力集中、环境荷载耦合劣化以及玻璃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等。  相似文献   
4.
节点连接的破坏和失效显著影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连续倒塌大变形下的抗力机理、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为研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设计了3个1/3缩尺的两跨梁柱子结构试件,开展了拟均布加载下的静力连续倒塌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包含1个现浇对比试件RC和2个采用不同梁柱纵筋连接方式的装配整体式试件PC,即梁钢筋通过机械套筒连接和锚固板锚固、柱钢筋通过半灌浆套筒连接的试件,梁钢筋通过90°弯折锚固、柱钢筋通过约束浆锚连接的试件。试验发现:由于后浇区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装配整体式试件的压拱机制峰值荷载较现浇对比试件分别提高22.9%和20.2%;拟均布加载下,梁最终变形呈曲线,该变形模式下节点需要提供更高的转动能力才能保证梁整体变形满足T/CECS 392—2021《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标准》的挠度要求;在悬链线峰值荷载时相邻跨梁提供的水平约束能有效限制边柱的水平变形和装配式试件的坐浆层滑移。理论计算表明,装配整体式试件的压拱作用的倒塌抗力贡献率低于现浇对比试件,其原因是边柱坐浆层滑移削弱了梁端约束,进而降低了压拱机制承载力。采用能量原理评估了试件的动力倒塌抗力,由于压拱机制下的累积耗能能力较高,装配整体式试件的动力倒塌抗力分别比现浇试件提高了16.8%和18.8%。  相似文献   
5.
为了资源化利用烟气脱硫产生的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以密胺树脂强化的脱硫石膏-纤维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将密胺树脂固化成型条件与石膏的水化成型过程进行匹配与优化,发展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石膏复合板材.结果表明:密胺树脂的固化交联与石膏晶须生长过程的合理匹配与协同,既有助于形成有机-无机紧密结合,同时也有助于加强脱硫石膏晶须与玻璃纤维之间的附着,促进实现密胺树脂对材料性能的强化;石膏复合板的抗折强度不低于18 MPa,抗压强度大于25 MPa,弹性模量大于6500 MPa,24 h吸水率低于3.0%,主要性能超过传统的水泥或硅酸钙类型的基础板材,具有明显的技术及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亮  程树森  刘朋波  陈艳波 《钢铁》2022,57(1):48-56
 随着高品位铁矿石消耗的加快,资源逐渐趋于贫化,钢铁企业可利用的铁矿石原料逐渐向中低品位原料转变,尤其是高铝铁矿,这类原料的使用无疑会增加高炉渣中Al2O3质量分数,影响高炉现有的操作制度。Al2O3质量分数为15%~17%的高炉渣,由于Al2O3含量高而使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变差,为了保证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必须在其中添加8%左右的MgO。然而,Al2O3含量相似的浦项钢铁的高炉渣,其MgO质量分数仅为4%左右,高炉实现了高效、稳定、顺行。因此,从高炉CaO-SiO2-Al2O3-MgO四元渣系的物理化学机理出发,研究了K2O、Na2O对高炉渣四元渣系CaO-SiO2-Al2O3-MgO中各组元活度的影响;研究了“渣-气”平衡条件下渣中碱金属氧化物和气体中碱金属的关系;计算了K2O、Na2O和MgO对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高炉渣CaO-SiO2-Al2O3-MgO中各组元活度、碱金属在渣-气间的分布和炉渣黏度的情况下,当碱金属氧化物K2O和Na2O存在时,可以适当减小MgO含量,并可以保证高炉渣各组元活度及炉渣黏度基本不变。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高炉原料中添加含镁熔剂、提高原料品位、高效排碱、降低碱危害、减少碳排放、延长高炉寿命及降低成本,还能促进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孙曼丽  张敏  王键  韩文韬  陈帆 《钢铁》2022,57(4):148-157
 针对高炉煤气含硫特性及气量大、下游用户多而分散等特点,简要分析了煤气精脱硫技术现状。采用源头控制方式,提出“预处理+水解催化+干法脱硫”精脱硫技术路线,根据实际工况可选择将预处理及水解系统置于余压发电(TRT)之前或之后。工艺路线采用全干式处理单元,可保证煤气热值,同时降低末端治理压力,实现超低排放。其中,预处理单元可有效避免氯化氢等酸性气体对后端工序的影响。以在TRT后设置该工艺路线的形式为例,搭建一体化试验平台,考察了预处理系统的设置、温度、水含量、氧含量等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系统可有效脱除氯化氢等酸性气体,延长水解剂使用寿命,避免后端管道设备腐蚀。在TRT后进行精脱硫处理的形式下,当系统温度在40~120 ℃变化时,存在较佳温度区间70~90 ℃,其中80 ℃为最优温度,总硫脱除率可长时间稳定在95%以上。试验结果还显示,当H2O/COS体积比为6时,水解单元效率大于96%,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当O2/H2S物质的量之比大于3时,脱硫单元可实现硫化与再生的同步进行,无需额外再生操作。研究显示,“预处理+水解催化+干法脱硫”可满足不同工况需求,有效降低煤气中的硫分,是一种适用于高炉煤气精脱硫的简单高效且具有可行性的新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卢春光  张国磊  成国光  苗红生  张旭 《钢铁》2022,57(12):88-96
 以西宁特钢EAF→LF→VD→IC工艺路线生产GCr15SiMn轴承钢为研究背景,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化学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手段与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铸锭中大尺寸TiN夹杂物的析出机理,分析了冶炼阶段钢液中钛含量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工艺。通过对轴承钢中残余钛、氮含量的热力学计算,发现大尺寸TiN主要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和长大,降低冶炼过程中钛含量是控制TiN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原工艺冶炼过程钛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钢液中钛增量主要发生在EAF出钢→LF结束阶段,其中52%钛增量来自于炉渣。为了避免炉渣中钛进入钢液,借助于七元炉渣CaO-SiO2-MgO-FeO-Al2O3-MnO-TiO2与钢液之间平衡的钛分配比(LTi)模型,计算了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对LTi 的影响,预测了最佳的平衡炉渣成分。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可以提高渣-钢之间的钛分配比,降低钢液的钛含量;当铝质量分数为0.015%~0.025%、CaO质量分数为50%~55%时,其他炉渣组元的最佳成分(质量分数)为18%~24% Al2O3和12%~17% SiO2。此外,定量描述了不同LTi条件下EAF下渣量与LF终点钛含量的关系。最后,采用“低炉渣碱度、低铝含量以及严格控制电炉下渣量”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冶炼终点钛质量分数可控制在小于0.002 0%,铸锭TiN平均数密度可由原工艺的2.09个/mm2降低至0.73个/mm2,且TiN尺寸几乎都小于10 μm。  相似文献   
9.
针对氮化钒产品烧结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系统,以满足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生产需求。该系统用PLC作为控制系统,触摸屏显示,实现了自动将上料装置储存的生料球精确倒入每个匣钵,并使每个匣钵内承载的生料球重量一致,保证烧结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然后将烧结完成后装有成品氮化钒的匣钵自动从工作面提升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自动将匣钵内的成品氮化钒倒入移动料仓。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 150 mm 厚 SA387Gr22C12 钢板( / % : 0.13 ~0.14C,0.09Si,0.55 ~0.56Mn,0.004P,0.001S,2.48 ~2. 49Cr,1.11~1.12Mo) 模拟焊后拉伸性能、-29 ℃ 冲击性能、金相组织及回火脆化倾向评定等进行试验,并检测了交货态(正火 + 回火) 、最小模拟焊后态、最大模拟焊后态及步冷试验后的钢板各项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钢板的回火脆化 倾向不明显,其结果 CvTr55 + 2.5ΔCvTr55 为-63 ℃,完全满足甲醇合成塔用钢板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