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完全免费 | 243篇 |
专业分类
无线电 | 128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本文针对语音盲信号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混合模型.基于从同一声源到距离靠近(距离大约在几十厘米的范围内)的两个麦克风的房间冲激响应具有相似性这一特点,该模型只需利用这两个冲激响应的差异信息,因而简化了盲源分离的计算复杂度.自行设计实现的语音盲信号分离实时DSP实验系统证实,该模型有效可行,特别是通过引入时间延迟来解决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求逆问题使得盲信号分离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5.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新理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传统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必须保证投影装置出射光瞳和成像装置入射光瞳的连线与参考面平行,并且它们的光轴应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改进了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装置,从理论上证明了双瞳连线不平行参考面,且双光轴也不共面时的测量原理,推导出了新的、适用范围更广泛的相位-高度映射算法,使实验系统的搭建变得比较容易,投影装置和成像装置的摆放位置可以随意移动以方便获取全场条纹。所提出的方法为在难以实现双瞳与参考面平行或难以使双轴共面的特殊环境下提供了获得可靠测量结果的途径,并且传统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系统是所提出系统结构的一个特例。计算机模拟及实验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对激光光束质量研究进展开始,讨论了在傍轴和非傍轴范畴内激光光束质量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非傍轴光束的光束质量评价。光束传输的非傍轴矢量二阶矩理论可用于计算多种非傍轴光束的M2因子,但对M2因子的物理解释却有困难。例如,在非傍轴范畴,M2因子依赖于束腰宽度与波长之比,并可小于1。但远场发散角之值可趋于90°,这将导致很大的M2因子值。另一方面,若将公式中的光强用时间平均坡印廷矢量z分量代替,桶中功率(PIB),或等价地,?茁 参数可推广用于评价非傍轴光束的远场光束质量。PIB表征了光束功率的可聚焦能力,是一种简明、直观评价不同激光光束的方法。然而,在?茁参数的公式中的束宽是按功率含量百分比定义的,因此双曲线传输规律不再严格成立。 相似文献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