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7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18年中国少儿家庭洞察白皮书》数据,"观看少儿节目"已成为各年龄段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但纵观我国各类少儿频道电视播放情况,动画片占据超过80%。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电视节目几乎已经消失在如今国内儿童的视野中。对比50年前的美国,《芝麻街》在电视上就完成了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芝麻街》的成功,离不开儿童心理视角和传播理论。这里笔者以儿童中心化思维对《芝麻街》做文本分析,分析其如何构建促进儿童学习又符合儿童心理的节目场景。发现《芝麻街》在塑造同龄伙伴时能塑造出轻松交流的场景,而成年人角色则对儿童思维做出适当干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视新闻报道也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不断契合受众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本文旨在以时间为轴,回溯新时期以来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嬗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时政新闻进行融合媒体报道是当下新闻报道的趋势,当前,新媒体日益壮大,舆论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势在必行。但是,融合的是手段方式,而内容的独特性是重点,融而不同是时政新闻进行融合媒体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是以口述史料为根据撰写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由于多来自于田野调查和访谈对话,由于口述者和访谈者等多方面原因,其真实性、可靠性往往存疑。从口述者和访谈者两方面来分析影响口述历史真实性的因素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视频网站的盈利一直是运营者的头号难题,YouTube宣布频道化改革,向传统媒体进行回归性的尝试,也许可以为国内视频网站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纪录片导演Joshua Oppenheimer耗时七年完成的作品《杀戮演绎》,入围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本片旨在通过主人公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亲历的印尼屠杀事件演绎重现,反思人类的暴力历史,揭示人性之恶。与以往历史题材纪录片有所不同,本片采取"参与式"的记录方式,与拍摄对象共同合作,完成了带有实验色彩的场景重现;在镜头表达上,片中影像所蕴含的"暴力美学"投射在"奇观"化的场景和角色中;在叙事上,导演通过刽子手的视角,构建起"犯罪者终将悔悟"的历史迷思,最终引领观者反思人类制造屠杀事件的荒谬行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使用。这一新兴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各个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巨头数字化延伸的一个战略高地。本文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其个性化的设计与独特的互动方式,以期对新闻客户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更好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媒介的态度,即不再以“人——媒介”这种主客二元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媒介,而这种思维转变对于我们审视当下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的现象学哲学基础的分析,为解决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如飓风般冲击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展开数字化转型以顺应媒介融合大潮.电视新闻类节目是电视数字化转型中扬长避短的重镇,走在改革前端的凤凰卫视依托其丰富的新闻资源在2013年打造了第一档全媒体电视新闻节目《全媒体全时空》,实现了全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建立.本文将在观照媒介融合语境下对其全媒体元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梁轩 《科普研究》2021,16(1):86-93
以中国第一本图文并重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的传播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画报》在中国近代科普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画报从引入中国起,就扮演着启蒙的角色,这为《科学画报》承担科普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而《科学画报》相较于其他科普媒介的种种优势,又使其成为近代能够覆盖更多受众的科普媒介.此外,《科学画报》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新闻和娱乐功能的话语体系,也使其能够很好地承载科普的功能.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的传播实践,使科学从科学共同体走近民众,为科学普及做出了贡献.《科学画报》的传播研究,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