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无线电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美婷  李金龙 《科普研究》2014,9(4):17-22,65
以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之农村和城市为目标调研,从公众需求视角分析该地区居民在需求媒介、需求内容和需求程度上的各种特征与趋势,为相关组织科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言。  相似文献   
2.
3.
陈套 《科普研究》2015,10(1):49-55
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梳理,研究了我国科普体系建设在政府规制和社会协同方面存在的不足:科普规制配套政策缺乏,可执行度不足,科普工作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受重视程度不够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等。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理论、政府社会规制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科普系统协同发展理论、三阶段理论的支持,构建了我国科普体系建设的政府规制和社会协同发展路径,提出了科普工作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制定完善,修订科普法规,明确各类科普力量的职责和要求;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共建机制的有效落实,建立"三力"动态反馈的闭合系统,提升科普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CGSS(2013)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公众存在环境问题认知率高、环保知识水平低、环境污染 程度评价高、环保工作满意度低、环保行动水平低的特点,且环境认知、环保知识、环境污染评价省际 差异较大。检验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政治面貌、城乡差别6 个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作用, 归纳得出环境意识5 个维度的低得分群体。据此提出了通过“议程设置”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发挥政 府组织公信力开展公众环保活动等改进公众环境意识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公众环保知识普及与环境 保护教育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谢广岭 《科普研究》2016,11(1):49-55,62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科普方式与途径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并把调查结果与第八次、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出当前我国信息化科普方式的发展情况与存在问 题:(1) 我国公众科普信息化诉求增强,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为偏爱的媒介渠道,其中门户网站和移动 媒体关注度高;(2) 电视媒体依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印象最深刻的方式,但大多节目缺乏准确定位以及同质化现象严重;(3) 专业科普图书和期刊是公众最信任的科普方式,但形式过于死板;(4) 科普游戏等兼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新型媒体形式成为未来信息化科普的趋势;(5) 大多数公众认为我国信息化科普发展基本较好,但水平有待提升,其中,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是公众最期望强化的信息化科普渠道;(6) 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民工群体的科普信息化水平提升缓慢;(7) 信息化环境下的科普把关减弱和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信息化科普发展的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高校科普服务一直缺乏有效、适用的评估指标的现状,在深入调研吉林、安徽、浙江三省25所高校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调研访谈内容进行三级编码,通过分析比对共词网络逐步确立评估指标的类属和理论模型,建立三级评估指标,旨在为展开全国范围内高校科普服务评价研究做好试点示范、理论模型、指标体系和操作工具上的初步准备.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义网络分析的微信公众平台转基因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公众关注度日益升温,其中转基因食品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激烈争论。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自媒体热捧的信息发布平台,其关于转基因所涉及到哪些议题成为研究的重心。本研究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采集的824篇有关转基因议题的文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关转基因食品及作物的内容中所涉及的方面和偏向性,以可视化图像直观呈现其议题内容涉及到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食品标识政策、转基因食品辨别科普、转基因食品事件披露等多个层面,并针对其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孙壮珍  宋伟 《科普研究》2016,11(2):16-23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有关技术风险的谣言,本研究结合两起核技术风险谣言的案例,分析了技术风险 的污名化与公众的预期心理在对谣言释放的风险信号进行诠释与解读的过程中,公众基于对技术风险特征的主观 感受,在交互中不断对谣言进行打磨,使其不断变异,并与公众的认知偏差相耦合,使以讹传讹的谣言变成骇人听 闻的“事实”,导致技术风险被人为地建构与放大。而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使公众产生了“信念的真实”;成为谣言 中非理性行为的催化剂;增加了技术风险谣言辟除的难度;促使对技术风险谣言背后隐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核安全议题一直是各国互联网的热点,网民的核安全认知态度在线调查以及相应的核科普需求具有 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在线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核安全的认知态度与核科普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 示:受访网民的核电科普程度较低,尤其是对于核电的优点了解较少;对我国现运营的核电站有较高信任度, 但不太支持国家未来建更多的核电站。本文进而分别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三方面对网民群体在核安全 的认知态度与科普程度上进行了统计交叉分析,发现:受访人群中男性的核电知识储备比女性高;学历越高 越反对建核电站;50 岁以上年龄段受访者的核科普程度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35 岁以下的年轻人核科普程 度较低,对中国建造更多核电站态度消极。分析这些在线调查数据得到涉及核科普的若干启示,值得学界予 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