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6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高速成长、业绩骄人的交通广播,给广播市场带来了鲶鱼效应,许多电台频率纷纷改为车载广播,这种扎堆现象,使同城车载广播因过度同质化,出现节目质量下滑现象。本文以福州车载广播为研究对象,以福建交通广播100.7为例,透析福州车载广播的生态现状,并探讨了福建交通广播100.7如何打造交通广播的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其他车载广播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动画与传统戏曲元素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动画与戏曲的艺术共性及传统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实现动画本土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在创作中和现实直接碰撞,因而其文本创作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由构思活动和实践拍摄两个环节构成的文本预设内部更为突出。本文结合这两个环节的创作特性和相互作用关系,详细介绍通过纪录片文本预设中的“变”与“不变”,帮助行业从业者把握纪录片实际创作的动态关系,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更多的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科学松鼠会微博、博客、网站的内容和受众关注内容的主题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都偏向关注生物、健康、医学等类别,即传播内容的偏向与受众关注的偏向具有一致性。同时,通过对科学松鼠会主编"游识猷"(网名)的采访调查和对其微博粉丝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分别在各自偏向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两种偏向的关系,并为其他综合性科普网站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主义力图理解个体与个体间的意义和动机,它视个人为具备资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行动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着社会世界,其学术脉络大致可分为受韦伯影响的现象学、常人方法学以及受齐美尔影响的符号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深刘地影响了以塔克曼、甘姆逊等为代表的新闻建构论,使后者更为关注社会系统中的互动、意义和符号,并将作为符号载体与源泉的新闻传播过程引入其后更深更广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结构,在历史社会语境中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接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8)
资金对于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文革时期,虽然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但在电影资金的使用方面却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极度奢侈浪费的现象。"四人帮"通过对资金在制片上的控制,不仅使其电影内容单一化,还减少了电影的生产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无其他电影可看的情况下只好反复观看当时仅有的八部"样板戏"、以及少许的"重拍故事片"和"阴谋电影"。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微博舆情是民众在微博空间里的舆论反映。近年来,民众借助微博表达意见、讨论公共事务、维护公民权力的事件屡见不鲜。微博舆情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镜像"。它具有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与圈子化、传播内容的理性与非理性、传播过程的阶段性与周期性、传播路径的点对面与裂变性等特征。微博舆情的发酵,聚焦了网络民意,成为舆论演进的助推器,构筑起全新的社会舆论形态。  相似文献   
8.
在播音创作中,语言、情感、风格是相互联系又密不可分的三个范畴.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再依赖语言使情感得到体现,同时风格的构成又取决于语言和情感.语言、情感、风格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深化,成为播音艺术水平的三个标志.播音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播音员只要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不装腔作势,融入其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独特鲜明的风格,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产业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主要有计时收费、道具收费、植入式广告收费三种经营模式,同时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手段也日趋丰富。运用灵活的营销手段,营造公平均衡的游戏环境,把握主流趋势,是抢占先机和稳定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谣言常见诸媒介.本文从地震谣言的公共属性出发,从受众和媒介两方面作了详细分析.一方面,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社会对生存环境的感知方式和社会心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地震谣言报道并未基于受众的感知和心理将地震谣言视为公共事务加以报道,因而出现了一个媒介舆论和公众话语的鸿沟.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根由在于我国新闻实践在向公共新闻的转变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与公众的要求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