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电工技术   106篇
综合类   322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40篇
无线电   26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为了开发高效、先进的堆石坝正常运行工况下和遭遇地震后的变形监测方法,对基于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卫星SAR不需要在坝面上安装任何传感器,可以对堆石坝的整个表面进行观测,且无论天气状况如何都能够获得数据,可用于堆石坝变形监测。利用卫星SAR数据对某堆石坝近4年来的外部变形进行了评价。该坝坝顶有3个观测点,对使用卫星SAR数据得到的外部变形结果和各测点观测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卫星SAR数据得到的外部变形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外部变形平均误差约为几毫米。此外,利用卫星SAR数据研究了2016年熊本地震对堆石坝的损伤,表明卫星SAR数据可以探测地震作用下堆石坝的小变形。  相似文献   
3.
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对非合作目标做成像时图像质量依赖于对目标运动参数的准确估计.针对在稀疏孔径和非均匀转动条件下现存的参数估计方法计算量过大或者方法适用条件不满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估计方法.此方法以成像问题的模型知识指导数据的生成过程,然后训练通用的神经网络,最终实现将数据中隐含的知识转化为转动估计器.从仿真实验结果来看,所得到的网络对满足一定信噪比要求的回波数据可以提供较准确的估计,所得参数可以帮助成像算法提高聚焦效果,大量的样例表明网络可以部分学习到回波与转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前矿区地表单点沉陷动态预计方法主要基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数据,监测方法单一,成本高,观测点易破坏,不能保证地表形变信息的实时性,且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只针对单一模型的应用,没有结合模型自身特点分析其适用性。以袁店二矿7221工作面为试验区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陷量,分别建立了描述沉陷量与时间关系的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量预计,实现了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一体化。通过比较、分析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对地表沉陷量的拟合及预计结果,得出了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在矿区开采沉陷开始至活跃前期,若地表单点沉陷量曲线呈近似单峰型,则宜采用GM(1,1)进行短期预计;当矿区地表沉陷进入衰退阶段,单点沉陷量曲线呈平底饱和状态,则宜采用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中长期预计。  相似文献   
6.
三维合成孔径雷达(3D-SAR)能够获取观测场景目标的三维分辨,解决传统二维合成孔径雷达的叠掩、阴影等问题。不同于现有的3D-SAR成像几何,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弧形曲面几何的三维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模型。相比于现有的3D-SAR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弧形天线阵列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宽视角三维成像。然后针对所设计的弧形阵列3D-SAR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波数域三维成像处理算法,通过波数域卷积及插值变换,避免了距离近似等产生的相位误差,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准聚焦。最后,通过进行计算机单点目标仿真与多目标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后向投影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及提出算法的良好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工程》2019,(8):649-656
不相似性度量常用来描述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样本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滤波、目标检测、分割分类和变化检测等多种极化SAR图像解译技术中。基于极化SAR数据的矩阵表达形式,从特征、统计分布、假设检验、信息论散度和信息几何等多角度出发,总结回顾了极化SAR图像解译问题中常见的不相似性度量,简要分析了其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用范围,并对极化SAR不相似性度量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为解决SAR图像目标识别中样本缺乏和方位角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RGAN和SVM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分形特征对SAR图像进行增强,经过分割得到目标二值图像,基于Hu二阶矩估计目标的方位角。然后对估计得到的目标方位角进行量化编码,结合原始图像作为输入,对设计的DRGAN模型参数进行训练与优化。由于DRGAN中的深度生成模型将目标姿态与外观表示进行解耦设计,故可利用该模型将SAR图像样本变换到同一方位角区间。基于变换后的训练样本分别提取归一化灰度特征,利用SVM训练分类器。采用MSTAR数据集在多个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带变体的标准操作条件下,能够达到97.97%的分类精度,优于部分基于CNN模型的分类精度,在4种扩展操作条件下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7.83%,91.77%,97.11%和97.04%,均优于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在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训练得到的GAN模型作为SAR图像目标旋转估计器,能够使得在不进行复杂样本预处理的前提下,仍然取得较高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0.
陈冀  吴宏铭  朱永锋  周剑雄 《信号处理》2021,37(9):1709-1718
不同于传统爆炸杀伤型武器,碰撞杀伤以其毁伤集中的优势正逐渐被应用于拦截、破甲等多个领域,而准确判定要害部位实现对于目标的有效毁伤打击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一维距离像具有姿态、强度及平移敏感性,仅基于距离像进行要害部位选择难以实现。本文提出一种三维散射中心模型辅助的一维距离像要害部位选择方法。通过获取目标三维散射中心的先验模型,结合要害部位三维位置实现三维向二维、二维向一维的图像投影,得到一维散射点序列模板。按照滑动最大匹配原则将目标散射点序列模板与待识别距离像匹配,此时一维散射点序列模板中要害部位所对应的距离像位置视为要害部位所在的实际位置。该方法运算复杂性小,便于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基于地面目标的电磁计算仿真数据说明算法有较好的要害部位选择性能且对角度偏移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