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机载预警雷达协同探测航线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架机载预警雷达探测目标时存在空域覆盖盲区和多普勒盲区。建立了巡逻航线的参数化模型,推导了机载预警雷达目标发现概率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累积发现概率矩阵2-范数的单架机载预警雷达巡逻航线优化准则。由于多架机协同可以减小盲区对探测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多架机协同探测的任务航线规划问题,提出了优化准则,分析了机载预警雷达之间的飞行时间间隔和航线之间的距离间隔对重点监视区域累积发现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累积发现概率矩阵2-范数的优化准则的有效性,有利于最大化机载预警雷达空域覆盖和目标发现概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天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协同探测方法,利用星座中的多个SAR系统多视角、同时观测同一目标区,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检测,从而提升天基SAR系统的探测能力.研究了模糊信号的统计特性,考虑了杂波、系统噪声、后向散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独立天基SAR系统探测模型,得出了探测性能随对地观测角度变化的结论;基于分布式检测原理建立了天基SAR协同探测模型,确定了轨道参数、平台参数、SAR系统参数与探测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协同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奠定了基础.K/N准则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协同探测性能优于独立天基SAR系统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体系抗干扰及隐蔽性作战能力,结合新装备主动雷达和基于时差法测量的被动雷达系统各自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主动雷达辅助的被动雷达协同探测跟踪模式,并针对该模式研究设计了一种协同探测跟踪算法。通过引入模糊推理函数,利用新息方差实际值和量测误差协方差变化率值作为模糊输入控制量,实时控制主动雷达的开关机工作,不仅实现了对主动雷达的精确化和实时化控制,而且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通过Monte Carlo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协同模式的合理性以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6.
7.
新型作战使命和作战样式对预警机提出了更高要求,隐身目标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威胁对机载预警雷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中首先从天线型式和反杂波体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外机载预警雷达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立足预警机使命任务展望了机载预警雷达技术发展趋势;最后,对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的沿海智能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协同探测、网格化管理以及卡口流量统计等技术,解决了沿海边防监测点中存在的单传感器探测盲区、探测目标无法可视化识别以及缺少统一船舶监控态势平台等问题.该方法通过在边防部队的应用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沿海监测点的探测能力和管控效率,避免了漏管失控. 相似文献
10.
孙晓闻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9(4)
无人机将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武器装备,而无人机和有人机协同探测/作战将是其典型应用方式.介绍了国外无人/有人机协同探测/作战的发展概况,对无人机间的协同探测、无人机与预警机协同探测和无人机与战斗机的协同作战等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协同方式对无人机平台的能力需求.通过协同探测/作战,大大扩展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提升了信息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